德化瓷烧制技艺 德化瓷文化 德化“薄如纸”瓷杯成功出炉.docVIP

德化瓷烧制技艺 德化瓷文化 德化“薄如纸”瓷杯成功出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化瓷烧制技艺 建设单位: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为民族传艺 为文化存根 为大师立传 为百工留名 德化瓷烧制技艺 PAGE 2 PAGE 2 德化“薄如纸”瓷杯成功出炉 高9厘米、径8厘米,厚仅0.7毫米,重17.4克 明代福建德化窑白瓷观音像 明代福建德化窑白瓷观音像 近日,在德化瓷雕艺人李建水的工作室中,记者见到一批“薄如纸”的白瓷杯已成功出炉。这批瓷杯通高9厘米,口径8厘米;壁厚0.7毫米之间,上釉烧成后重仅17.4克左右;捧在手心,轻轻敲击,声音悠扬。李建水称,这是目前已知国内最薄的瓷杯,再现了古代陶瓷文献中“薄如纸”的德化瓷器。? 烧制后的瓷杯呈乳白色,光泽柔和,温润如玉。放在灯光或阳光下,瓷质显得细腻与通透,隔着杯壁,紧贴在杯面的书籍文字依稀可见。将一只瓷杯平放在手上,用手指轻轻一弹,就会听到“当”的一声脆响,有如乐器奏出的优美罄声。经测试,这款瓷杯可装360克的清水。 德化为中国三大古瓷都,史载瓷器始于唐,盛于宋元,兴于明清,其“白如雪、润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质曾是“海上丝瓷”之路的重要贸易品,被海外誉为“中国白”。 德化陶瓷界老专家今已年逾八旬的王冠英先生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化国营瓷厂“瓷研组”曾努力攻关数年,欲烧制出“薄如纸”的瓷器,但几经努力,也仅能烧出厚1毫米、高2.5厘米、口径在3厘米左右的品茶小杯,能烧出这种尺寸超薄的“新中杯”(德化艺人对高9厘米、口径8厘米瓷杯的统称)还是个奇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参与国务院“国宾礼品瓷”研制的德化老瓷艺家黄聪敏也认为,能烧制出这款瓷杯,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陶瓷领域的一项空白。当年国营瓷厂的“瓷研组”成员花了近十年时间研制,研制成功的“薄胎瓷”,虽然温润通透,但厚度也都超过1毫米。 李建水,1985年开始陶瓷研发,曾成功烧制出明代“孩儿红”珍稀瓷种,荣获香港技术发明奖“金奖”。这款“新中杯”是他花了3年时间,用珍藏在家中、德化金竹坑优质高岭瓷土在1330摄氏度高温烧制而成。他说:“金竹坑优质高岭瓷土的特点是含硅低、铝锌含量高,因此白度高、塑性好。而用其它产区的瓷土,在倒坯时就无法成型更不用说是烧成。” [憨鼠责编:阿九] ?发布日期:2014-11-17 ?来源:《瓷都德化》 ?作者:万代辉 ?摘自 德化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