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史宣传演讲稿.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疆“三史”宣传教育提纲 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无论是在国家政权统一强盛时 期,还是国家处于分裂割据时期,历代中央政权都对全国各地行使着有效的行政 管辖权、司法权、赋税权、驻军权。 (一)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 秦汉之际,新疆天山南北的居民在各个绿洲、草原和山 盆地形成大小不等 的聚落,分别建立起各自为政的政治势力,史称三十六国。这里所说的“国”并不 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家”的意思。从战国时代至秦汉之交,蒙古高原的游牧族群 匈奴强大起来,向四周扩张,并经常侵扰汉朝的北部城乡。 这样的情况下,公 元前 138 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拟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为了丝绸之路的 安全畅通,公元前 101 年,汉朝政府 轮台、渠犁驻兵屯田,并置使者校尉领护。 使者校尉是汉朝政府最早派驻西域的最高官员。公元前 68 年,汉朝政府派侍郎 郑吉率兵在今吐鲁番盆地屯田。并命郑吉护鄯善(今罗布泊一带)以西南道,即统 管天山以南各地。公元前 60 年,汉宣帝任命郑吉护车师以西北道,统管南北道(即 天山南北)各地,称都护。郑吉设都护府于乌垒城(今轮台县策大雅)。汉朝正式 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从此,“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设官置守是国家政 权在所辖领土内行使主权的主要标志。它说明,汉朝中央政府的政令已在西域通 1 行,汉朝正式开始在西域行使最高统治权和管辖权,对西域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 理,西域从此成为我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西域都护是汉王朝中央政府派遣管 理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其级别相当于郡太守,都护的职责是统辖西域诸国,管 理屯田,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当时的西汉政府对西域地区采取了四种管辖措施:一是派遣官吏,西域都护 是汉朝委派管理西域军政事务的最高官员。二是册封地方首领,颁发印绶:汉朝 给西域各地方政权的首领和官吏颁发印绶,这是政权统一的象征。三是实行屯田: 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为此而开展屯田。这是当时最 主要的生产建设措施,也是一种国防军事建设。四是修建城堡烽燧,保护交通。西 域都护府建立以后,烽燧组织和城垒关卡已遍及西域各地。此后,除个别时期的 个别地区存在着割据政权外,基本上都在中央王朝的治理之下。即便是割据时期, 居民也仍然以“ 中国人” 自称。 1953 年,在新和县古城遗址出土的一枚“汉归义羌长”铜印,就是汉朝颁授西 域首领的官印。这说明,汉朝对西域的管辖,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参与政权 的管理,它不仅密切了各民族之 的联系,而且造就了西域各民族上层人士对中 央政权的忠诚。东汉时期于公元 74 年重新恢复了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驻屯今 奇台、鄯善鲁克沁一带。公元 91 年,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公元 123 年, 班超的儿子班勇受命担任西域长史,继续对西域进行有效的统辖。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中原处于分裂状态,但对西域的管辖却一直没有 中断。曹魏、西晋政权继续向西域派出西域长史和戊己校尉,前凉和北凉先后 吐鲁番设置高昌郡。北魏统一北方后,驻军鄯善、焉耆等地。 隋朝时期曾先后在今若羌、且末、哈密三地设郡。公元 640 年,唐朝消灭了麴 氏高昌,分别设西州和庭州。州下设县、乡等政府机构,同年又设安西都护府于 西州(658 年晋级为安西大都护府)。647 年,唐军夺取龟兹,设龟兹都督府,648 年, 唐朝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同时,将焉耆、龟兹、 于阗、疏勒四镇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史称“安西四镇”。702 年,唐朝又设立北庭都 护府(709 年晋级为北庭大都护府),唐代在西域最高军政建制是安西、北庭两大 都护府。安西大都护府管辖著名的“安西四镇”和葱岭以西、波斯以东、阿姆河以南 的共计 20 个都督府。北庭大都护府统辖昆陵、蒙池两个都护府所管辖的天山以 北、楚河以西至里海以北的广大地区,共计 23 个都督府。唐朝在西域东部汉族民 众较集中的地区,实行州、县两级行政管理,有伊州、庭州、西州,州下辖县,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