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贺鬼头”到“贺梅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贺鬼头”到“贺梅子” 张广武 摘 要:贺铸因一首《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而在文学史流芳千古,诗人自身性格的矛盾之处,以及后人对词作写法和主旨理解方面的意见分歧,都是帮助我们全面解读该词的极佳抓手。本文试图从作者矛盾的性格、词作写法的得失和历代关于作品意旨的争议三个方面,来逐步深入地解读词作,借以揣摩作者由“贺鬼头”到“贺梅子”的演变历程。 关键词:贺铸 “贺鬼头” “贺梅子” 《青玉案》 矛盾 他出身皇亲,还娶了皇族之女为妻,却因耿介正直、不媚权贵,仕途无获; 他柔情万种,词作哀婉绮丽,终因一曲《青玉案》而流芳千古。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近贺铸,了解他矛盾的性格和这首颇受争议的《青玉案》。 一、贺铸其人:慷慨近侠,还是幽怨如怯? 据《宋史》记载:“贺铸,字方回,卫州人(笔者注:《庆湖遗老诗集》自序录“越人”,《彊村丛书》本《东山词》作“山阴贺铸”),孝惠皇后之族孙。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a可见他是太祖孝惠后的族孙。“面铁色,眉目耸拔”,长得有点惨不忍睹。陆游也在《老学庵笔记》里直言:“贺方回状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俗谓之‘贺鬼头。”b宋代诗人程俱作为贺铸的朋友,也觉得“方回之为人,盖有不可解者”:“方回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 然遇空无有时,俯首北窗下,作牛毛小楷,雌黄不去手,反如寒苦一书生。方回仪观甚伟,如羽人剑客; 然戏为长短句,皆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方回慷慨感激,其言理财治剧之方,亹亹有绪,似非无意于世者; 然遇轩裳角逐之会,常如怯夫处女。”c从此处可见,贺铸确实是一个有着矛盾性格之人,竟然连他亲近的朋友程俱也感到“不可解”,因为他性格豪爽,为人慷慨,刚直不阿,“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而“遇轩裳角逐之会,常如怯夫处女”。正是这种“近侠”又“如怯”的矛盾性格,使得他不为世俗所容,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晚年退居苏州,闭门校书。 贺铸的矛盾处不仅于此,他颜值不够,却才华横溢; 虽出身于武将世家,年少时却酷爱读书,且天资聪颖,博闻强记。于是内心恬静、情感细腻的他就“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为词“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这正应了一句歌词“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他外表冷漠,但内心狂热。闲居苏州的三年期间,陪伴他走过半生风雨的妻子抛他而去,撒手人寰。公元1101年,年近五十的贺铸再次回到苏州,路过繁闹的阊门,回想起昔日与妻子赵氏携手同游的情景,睹景思人,一种“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的凄苦哀伤油然生发,这首情真意切的悼亡词《鹧鸪天》(词牌后来也叫《半死桐》)便横空出世了: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首词与其师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并称两宋悼亡词之双璧,尤其是“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两句,堪与东坡“小轩窗,正梳妆”相媲美,于平实的细节中见真情,更表现出了妻子的贤惠、勤劳。伉俪间的相濡以沫、一往情深,哀婉凄绝,读来回肠荡气,令人感慨万千。我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偶尔恸哭一遭也并无损于男人本色!这首悼亡词,让我们触摸到了词人内心最柔软的一隅。贺铸集低颜值和高才华、慷慨任侠和柔情万种于一体的矛盾性格,确实很值得玩味。 二、《青玉案》其词:彩笔新题,还是华赡失真? 更值得玩味的是他这种矛盾性格所成就的一次美丽的邂逅!“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贺铸就遭遇了这样的情事。公元1109年的一个暮春,退居苏州盘门外横塘的贺铸,在最失意落寞的时候,偶遇一位“翩若惊鸿”“罗袜生尘”的绝代佳人,虽然只是惊鸿一瞥,却让词人“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开始孤单思念”。在心驰神往中,一首传世佳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就这样诞生了: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笔者试用现代汉语演绎词作内容如下: 你轻盈的步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驻足凝望,目送你在一片芳尘之中远去。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华年?是在那修着曲桥的繁华铺地的院子里呢,还是在月下花间雕窗的朱户?哪儿才是你的幽居之地?恐怕只有春风才能知晓你的归处了!

文档评论(0)

yz759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