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译奖助力法德文化在华风行
打开文本图片集
参与傅雷翻译出版奖创建的法语学者董强曾谈到,“翻译,即是相信普世价值的存在,而这是对这个世界、对人类的信念之基础,也是一切创造的出发点,因为创造意味着交流。翻译,如伟大的圣-埃克絮佩里所说,就是‘建立联系’。”
没有翻译,任何文化都走不出去。因而译者就像是文化之间的分享与传承的摆渡人。在非英语国家中,法国和德国一向是重视本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翘楚,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两国都选择了以设立翻译奖的形式,鼓励中文译者和出版社,助力在华文化传播,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桥梁。
傅雷翻译出版奖:七年文化坚守
20XX中译法文图书奖傅雷翻译出版奖于20XX年11月28日在位于上海淮海中路的爱马仕之家颁发,这也是傅雷翻译出版奖首次在上海举办。共有三本中译法文图书获奖,分别是获得文学类的《6点27分的朗读者》、社科类的《请中国作证》和新人奖的《当代艺术之争》。《6点27分的朗读者》的原作者是让-保尔·迪迪耶洛朗,周小珊翻译,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请中国作证》的原作者是蓝莉,许明龙翻译,商务印书馆(上海)有限公司出版,《当代艺术之争》原作者是马克·吉梅内斯,王名南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傅雷翻译出版奖在中国的设立,有着中法文化交流的渊源。法国的文学和思想曾是西方知识界在中国发出的最早声音之一。诸如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雨果、巴尔扎克等等这些伟大的名字都给当时的中国读者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量。在改革开放之后,更多的法国作家作品得以在中国出版:从普鲁斯特到加缪、从萨特到杜拉斯、还有勒克莱齐奥、莫迪亚诺……如今,中国已成为法语书籍的最大版权引进国。仅20XX年,共有1600余部法语作品的版权转让给了中国出版社(另有大量法语作品未经版权转让而被出版,因为其版权已进入公有领域)。
在法国文学走进中国的历程中,译者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20XX年傅雷翻译出版奖的颁奖典礼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女士就曾感慨说:“如果没有翻译家的智慧,千千万万像我这样的读者,就好像世界文学璀璨星空下的盲人。”
在以北京大学法语系董强教授为代表的中国法语界学者的支持下,法国驻华大使馆于20XX年设立了傅雷翻译出版奖,旨在促进法语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傅雷先生(1908-1966)曾翻译过巴尔扎克、伏尔泰和罗曼罗兰的著作,该奖项就因纪念这位伟大的翻译家而得名。每年,傅雷翻译出版奖评选出两部译自法语的最佳中文译作,其中文学类和社科类各一部,每部获奖译著的译者与出版人共享4000欧元奖金。自20XX年起,还设立了“新人奖”,以鼓励新一代年轻译者,获奖译者获得1500欧元的奖金。
自设立以来,傅雷翻译出版奖得到了中法两国许多文化界名人的支持,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法国作家奥利维耶·罗兰、画家范曾、作家余华等都曾担任过嘉宾。20XX年,值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傅雷翻译出版奖邀请到法兰西学院的四位院士(伽伯里勒·德·伯赫耶、埃莱娜·卡雷尔·当科斯、让-玛丽·洛奥、让-克里斯托弗·鲁芬)以及中国作家刘震云和三联书店前总经理董秀玉。20XX年的傅雷翻译出版奖回到了傅雷先生的故乡上海,中国作家王安忆与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青生共同受邀作为特邀荣誉嘉宾,两位法国当代著名作家玛丽·尼米埃、菲利普·托赫冬也专程从法国远道而来推介法国文学和傅雷翻译出版奖。两位法国作家的作品20XX年先后在中国翻译出版,分别是《沉默女王》(译林出版社)和《外婆》(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这两部作品均是以家庭为题的自传体小说。
组委会主席董强教授在致辞中再次谈到,翻译事业是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翻译家们是为人类文明的多元和理解而工作。“向这些人类心灵搭建桥梁的翻译家们致敬。“作家玛丽·尼米埃也描述了有趣的一幕:“一位女士走上前来与我攀谈,她穿着一件有很多夹层的大衣。走到我跟前时,她递给我一本我认不出来的书,而我正是这本书的作者,封面上署有我的名字。”玛丽·尼米埃向文化的“摆渡人”——译者表达了敬意:“这些摆渡人,在世界的这边或那边,关注着这些相同的词句,要把意义与韵味传递到另一种语言”。没有译者的细致工作,图书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这种旅行不可能实现。
傅雷翻译出版奖至今已经举办了7年,入围译者也呈现年轻化倾向,“70后”、“80后”译者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20XX年的入围作品中体现尤为明显,10位译者中有7位是“70后”和“80后”。评委们也谈到,在法语翻译界,很多年轻译者也开始担纲大部头的文学经典的翻译,与作品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使经典作品焕发出新生命。
傅雷翻译出版奖评委会目前由8名常任评委和4名特邀评委(每年均有变化)组成。中方评委包括北京大学法国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