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姓名跨文化探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英姓名跨文化探析 摘 要:姓氏,一种特殊的文化产物,它的起源和发展与社会的更替,意识形态,心理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等各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本文通过对中英人名的起源及命名方式的对比研究,揭示了中西方姓名文化的异同。 关键词:中英姓氏;起源;组成方式;异同;文化内涵 一、中英姓氏起源的文化对比 中国最早的姓氏常常来源于身边的事物,如国名、官职、动物、居住地、技艺等。如秦、赵、韩、魏、陈、宋等以国为姓;史、左、董、司马等以官职为姓;马、牛、熊、龙、蛇等以动物为姓;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多为复姓,一般带有门、乡、闾、里、郭等;做陶器的姓陶,算命的姓卜,当屠夫的姓屠等以职业为姓。久而久之,姓便成为一个氏族社会的代码,通过一个姓可以探寻到一个有血缘关系的群体的起源和发展、迁徙和分化、兴衰。姓也是宗族的文化标记,有了姓就表明得到了某个宗族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社会地位和背景的体现。与姓相关的是氏,有研究表明,它是姓派生出来的,是一个氏族分化成若干分支的符号。如:夏朝帝王姒就分别为夏氏、曾氏和褒氏。到了秦朝,姓氏趋向合一,男性的氏取代了女子的姓,统称为姓,或曰姓氏。夏、商时期,贵族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氏,周初分赏给鲁卫等国君主。周王为姬姓,侯国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异姓的区别。到春秋时,可考的有姬、姒、子、风、嬴、己、任、祁、芊、曹、妘、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 英语姓氏在中世纪时期(约11世纪)才开始使用。摩尔根说:“我们祖先萨克逊人直到被诺曼人征服时,还只有个人名字,而没有代表家人的姓氏。”(《荷-德-诺-骚-尼联盟,或易洛魁联盟》罗彻斯特,纽约州,1851年,183)。英国从九世纪到十一世纪,封建化还没有完成,各地还有不少自由农,直到公元1066年被诺曼人征服后,英国的封建制度才确定。姓氏是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而逐渐出现的(郭小春朱小红,20XX(3))。英语姓氏的主要来源有以基督圣徒或圣经人物的名字为姓,如Clinton, Martin, Gregory, Vincent, Eden等;以先祖名派生为姓,即给先组名加上某些前缀或后缀,如后缀-son, 表示某某之子或后代,前缀Mac, Mc表示苏格兰人的后代,如Edison, Wilson, MacDonald, McCain等;以动植物为姓,如Bull, Raven, Bush, Wolf等。 二、中英姓名组成的文化对比 中国的“姓+名”,反映了中国的文化价值取向。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人们重视宗族观念。日常生活中,宗族或者家族观念在人们心目中非常重要,所以,在封建社会中,无论是国家还是家族,只能将代表个人的符号--名字放在代表家庭的标识姓氏之后。 英语的“名+姓”,提倡个人主义。西方文化重视个人主义、追求自由,崇尚通过个人的奋斗来获取成功,于是个人角色在社会中的作用重于集体。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代表人的符号--名字就变得重于姓。 三、中英人名的命名方式对比 (一)中国人命名方式 中国人取名常常从这些方面来考虑:符合时尚、有所忌讳、区别性别、注重形式、注重谐音。中国人的名字,不同时代的时尚特点非常强烈。商超的人,因他们的一切生活都离不开天干地支,所以历代商王都以十干取名,比如太甲、太乙,仲丁。春秋战国时代,人们还处在原始泛神阶段,另外当时的渔猎技术和畜牧经济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人们特别爱用动物的名字来起名,如董狐、阳虎、乐羊、西门豹、项燕等。两晋南北朝时,用虚词、梵语、道化词取名成为当时的时尚,如“之乎者也”的“之”,就非常时髦,出现过一大批以“之”为名的出名人物,如王羲之、顾恺之等。唐宋时诗词盛行,风气开放,取名方式和格格众多,但也有特点可寻。如“文”(文明)、“德”(品德)、“忠”(忠心)、“信”(讲信用)等弘扬品德的字,以及“老”(年老)、“叟”(年长的男性)、“翁”、“父”(甫)等表示年长的词大量进入人名。 到明清时,科举考试盛行,大家都想通过考试当官,于是“魁”(夺魁-夺得第一)、“奎”、“元”、“第”、“恩”、“光”、“禄”、“士”等字大量出现在人名中。现代人起名也充分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如:“王汉民”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建国”、“解放”等名的大量出现,则记载了1949年新中国诞生的时代巨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革中更是出现大量“卫东”、“红卫”等名字,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时期则有“卫星”、“超英”、“跃进”等名字流行。 在取名时中国人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忌讳的东

文档评论(0)

yz759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