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肥西中学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的思想内涵。
2、掌握 “类、固、致、易 ”等实词的多义性和 “且、而 ”等虚词的意思和用
法。
3、学习本文设事明理的写法。
4、掌握文章运用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
5、赏析文中 “史笔 ”与 “文辞 ”兼美的语言表现力。
教学重点:
掌握 “类、固、致、易 ”等实词的多义性和 “且、而 ”等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设事明理的写法。
2、 掌握文章运用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
3、 赏析文中 “史笔 ”与“文辞 ”兼美的语言表现力。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古代诗歌在唐代已达到了顶峰,涌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大批著名诗人,可以说是璨若群星。唐代除诗歌创作取得辉煌的成就,
散文创作上的成就同样不容忽视, 尤其是 “古文运动 ”对后世影响非常大。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除《师说》 的作者韩愈外, 还有一位即今天我们所学课文的作者 —— 柳宗元。
二、作者介绍:
柳宗元( 773-819)字子厚,河东(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 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
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在文学上他与韩愈一起提倡 “古文运动 ”,主张 “文道并重 ”,还强调创作态度必须严肃认真。并且两人同被列入 “唐宋八大家 ”之中,并称 “韩柳 ”。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等四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
的文学成就最高。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著有《河东先生集》 。
三、解题:
本文表面上是人物传记, 实际上是借郭橐驼种树之事,说明某个道理,究竟
是说明什么道理,我们学习全文后便能得知。
四、讲析 1-2 段词句:
1、学生参看注解自主掌握文中词句:
2、教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五、分析 1-2 段:
1、郭橐驼本名是什么?形貌有何特征?同乡人称他什么?
2、同乡人用他身体缺陷称他,他的态度如何?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表现
了郭橐驼身残心不残,豁达、自信的性格。
3、学生概括该段中心。
明确: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
4、为什么这位驼者有如此豁达、自信的性格?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研读第二
自然段。指定学生朗读该段,其他同学思考本段中心。
明确:郭橐驼是个种树的行家、里手。
5、这一段作者是如何表现郭橐驼是种树的行家的?
明确:
侧面描写:争相迎取养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正面描写: “挪活 ”“且硕茂,早实以蕃 ”
对比: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6、人们 “争相迎取养 ”郭橐驼是为了满足自己怎样的需求?这两种需求暗示
了什么?
两种:观赏游玩的 [ 精神] 卖果营利的 [物质]
技术的全面
小结:综上所述,身残的郭橐驼有豁达、自信的性格我们就不难理解。
第二节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种树郭橐驼传》的一二自然段,通过这两个段
落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郭橐驼是一个身残心不残,豁达、自信的老者, 种树技艺高
超全面。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三段中的词句
二、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合作学习第三段词句
三、教师释疑
四、分析第三段:
1、郭橐驼树种得好,他种树的关键 原则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明确:用谦和的语气说明种树的关键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
2、郭橐驼种树的具体方法是什么?他认为种后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他对
自己取得的成就是如何评价的?
具体方法: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态度:既然已 其置也若弃。
3、他植者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找出原文回答)
4、本段用什么方法来表现郭橐驼种树技艺的高超?
明确:对比。郭橐驼顺应了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采取了正确的做法,收到
了 “天者全而其性得 ”的效果;他植者违背了树的本性,遭致 “木之性日以离 ”。
5、学生概括本段中心。
明确:郭橐驼谈种树的经验。
6、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又没没有与 “他植者 ”做法相似的?
五、学生参看注解理解 4-5 段词句:
六、分析 4-5 段:
1、“问者 ”问“养树 ”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明确: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
2、那么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过渡,转移话题,将话题转到政事上来。
3、郭橐驼是怎样评价官吏繁令扰民的?
明确:先概括, “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再铺陈,把 “吏治不
善 ”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
4、那么 “种树 ”和 “官理 ”有何相似之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种树——勤虑害树 官理——繁政扰民
运用映衬手法告诉我们:做官之人,要像种树那样, 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
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承平之世。
5、齐读最后一段,说说本文的写作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散文部分第一单元特利尔的幽灵Word版含答案高品质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天狗高品质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第4课蜀道难高品质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第11课师说高品质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学案: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高品质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10课谈中国诗高品质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高品质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Word版含答案高品质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Word版含答案高品质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学案: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Word版含答案高品质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