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师
说
课题
师 说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1.
字词的梳理与课文的背诵。
教
2.
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材
分
教学难点:
析
1.
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
把握师道的内涵。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论语》中有句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这
实
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从师而学应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唐
施
代大文豪韩愈就以一篇《师说》流传千 古。
教
学
二、新课教学
过
程
( 1)作者介绍(可先由学生谈谈对韩愈的了解情况,再多媒体课件展示)
设
韩愈( 768— 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
计
的倡导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 ,故称
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
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 、“匹夫而为百世师”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本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 2)古文运动(多媒体课件展示)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 、“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 、“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
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 3)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
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 ,因抗颜而为师。世果 群
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 ,大张旗鼓
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 4)解题
“师说”不是“说说老师”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 。“说”比“论”随便些。 (《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
文体,就可按“解说 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 ,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 5)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教师点拨停顿。 (如:师道之不传也 / 久矣)
三、文本研读
(一)分析第一段:
明确:本段可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讲解。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质疑相结合。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 :学者 所以 解惑 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庸 道之所存
重点拓展:判断句、所以(所谓) 、所、意动用法
A、判断句:
常见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者, 也。 / , 也。 / 者, 。 / 者也。 / , )
用副词“乃” “即” “非”等帮助表示判断。梁父即项燕。 /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文言中也有“是” “为”作判断动词的,但较为少见。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王勃 《送杜少府之广陵》 )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项羽本纪》 )
B、所以 / 所
“所以”是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式、手段和动作行为发生
的原因等。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荀子·议兵》 )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三国志》)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 )
C、所
处所。
2. 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 的人(事物 / 地方等)”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辞》)
为 所 ,表被动。
术怒攻布,为布所破。 (《三国志》)
表大概的数目。
父去里所,复还。 (《史记·留侯世家》
假若,如果。
余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
D、意动用法:
是指用做谓语的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里所谓的“用做谓语的动词” ,专指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 (“使动用法”即“使宾语干什么” )
1. 工师得大木, 则王喜; 匠人斫而小之, 则王怒。(《孟子· 梁惠王下》)
小。 客观)
(使动,使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
(意动,认为 小。主观)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师说》)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高考复习专题一中学化学常用计量物质的量五年高考汇编详解.docx
-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析与练(27份打包)通用10教案.docx
-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析与练:考点24表达技巧类高品质版.docx
-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析与练:考点27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高品质版.docx
- 2018-1疁城实验学校每周工作安排.docx
- 2018-2019学年高一英语寒假作业第三天.docx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江苏专用)专题一学案(8份)苏教版4教案.docx
- 2018-2019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案(8份)苏教版教案.docx
- 2018-2019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学案(5份)语文版.docx
- 2018-度学校学困生辅导计划.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学案: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高品质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10课谈中国诗高品质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高品质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Word版含答案高品质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Word版含答案高品质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学案: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Word版含答案高品质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学案(26份)人教课标版3教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学案(23份)人教课标版9教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3(23份)粤教版7教案.docx
- 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18份)语文版12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