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人肺梅毒树胶肿误诊为肺脓肿一例分析
李晓平
1
胡振华
1
王旭
1
张卫东
1
( 1.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胸外科
300192  )
关键词:成人	肺梅毒树胶肿	肺脓肿	误诊
梅毒( syphilis	)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主要通过性交传染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三期梅毒(晚
期梅毒)多发生于感染	2 年后,皮损为结节性梅毒疹和树胶肿,还有骨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经梅
毒等 [1] ,但树胶肿极少发生于肺组织,国内尚无机构报道。我院于	2007 年收治一例,但由于病史
采集以及诊疗经验等原因将其误诊为肺脓肿,并施行了手术切除。
1
病例摘要
男, 55 岁,因“  胸闷三月余伴胸痛一月”  收入院。患者存在低热,咳白痰,且痰量较多,右胸
呈钝痛。查体:听诊右下肺呼吸音弱,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余无特殊异常。入
院后查梅毒确诊试验阳性,胸	CT 提示:右肺下叶胸膜下两个半圆形软组织密度影,	CT值约为  30HU,
大小分别为	3CMⅹ5.2CM 及  3CMⅹ 3CM,中心密度较低,右侧胸腔内可见液体密度影。纵隔内可见淋
巴结影,直径小于	1cm。给予二代头孢类抗生素系统抗炎治疗	3 周,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偶有咳嗽
咳白痰,复查胸	CT右下肺软组织密度影较之前无明显变化。结合病史及	CT表现临床诊断为右肺病
变,肺脓肿可能性较大。于	2007-10-15  全麻下行右肺下叶局部切除,术后病理回报:肺组织切面可
见干酪样坏死结节,伴肺组织大范围坏死(凝固性,外周区域可见退变胶原纤维,小血管残影)
,有
肉芽组织、纤维组织、大片淋巴细胞、浆细胞包绕,符合肺梅毒树胶肿(Ⅲ期梅毒)病变,术后继
续行青霉素系统抗炎治疗,患者恢复良好,按期拆线出院,并嘱其于皮肤科门诊行进一步深入治疗。
2	讨论
2.1	误诊分析
三期梅毒(晚期梅毒)有梅毒感染史,可有一期或二期梅毒史,病期在	2 年以上。实验室检查
中梅毒血清学试验:螺旋体抗原试验阳性。梅毒的组织病理变化为血管周围有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及内皮细胞增生。该患入院后虽梅毒确诊试验阳性,但未引起充分重视,临床诊断为右肺下叶病变,肺脓肿可能性较大,为其施行了病变的手术切除。如术前能够明确诊断,可避免手术,系统青霉素输液治疗便可达到满意疗效。
该患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1. 因患者隐瞒其冶游史,且否认存在早期梅毒表现,故梅毒确诊试
验阳性未引起高度重视,认为此次发病与梅毒无关。	2. 肺梅毒树胶肿发病率极低,只在五、六十年
代国外有所报道   [2][3][4]	,国内尚无报道,  故对患者肺部病变按常见病进行了处置。	3. 未能与皮肤
性病科积极沟通,致使诊疗思路不够开阔。
2.2	误诊预防
通过该误诊病例,我们认为梅毒阳性患者合并肺部病变时,应在严格追问病史的基础上,对患
者进行血清学、脑脊液等全面检查,积极与皮肤性病科进行沟通,并试行系统抗炎治疗,通过对影
像学资料的复习及对比,	从而做出初步临床诊断	[5]  。但某些病例因患者自身原因或医务人员知识结
构的限制未能早期做出正确诊断,且肺部病变确与恶性肿瘤、肺脓肿等其他疾病鉴别困难时,可施
行活检(穿刺活检、气管镜检查、	VATS或开胸活检)以获取病理支持,以防止延误患者病情,错过
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   Darwish  BS, Fowler   A, Ong M, et  al.   Intracranial
syphilitic
gummaresembling	malignant
brain tumor. J Clin Neurosci, 2008 Mar;15(3):308-10.
[2]	Curtillet,	Bies,	Portier.	Syphilitic	gumma of   the	lung.	J   Fr   Med Chir	Thorac,
1950;4(3):289-92.
[3] Danemann HA, Cohen DB, Snider GL. Syphilitic gumma of the lung. Arch Intern Med, 1961
Dec;108:897-902.
[4]   Bider  F,  Fioral.	Pulmonary  syphilitic	gumma.Considerations	on a clinical	case.   Minerva
Med, 1963 May 9;54:1348-52.
[5]   Yang XS, Zhang LF,  Xiao  B.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neurosyphilis.
Zhonghua
Nei Ke Za Zhi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