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作品艺术特点:
(1)在当时孟子有 ‘好辩’之称。在他的文章中也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
术。a.善于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诱其就范。b.采用迂回战术,先
设好圈套,让对方钻进去,然后乘其不备,突然袭击。如他批评齐宣王
未治理好国家的时候,就是通过讲了个故事,引出二问,让齐宣王无法
回答。c.先通过设问,使对方暴露其理论弱点,当找到突破口之后,再
发动猛烈反击。如他针对其老师许行的观点,通过设问,充分地暴露了
许行观点的不切实际。d.孟子还有些正面的议论,能够围绕中心观点,
严谨细密地展开论述。如天时地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等。②感情充沛,
气势强劲,生动体现了作者的鲜明个性,具有强烈的救世责任感。
(2)善用譬喻见长,比喻和寓言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平易通俗而又发
人深省。如揠苗助长、缘木求鱼等。
(3)语言浅显自然又明快畅达。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有口语特点,又
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
在思想史上,“孔孟”并称,孟子以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而闻名,
其思想的犀利和性格的刚烈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孟子》文章议论
风发,文辞华赡,气势磅礴,奔放不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是极富感染力的文学散文。20世纪以来,传统经学瓦解,作为儒家重要
经典的《孟子》得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研究,文学研究是其中之一。
关于《孟子》一书,研究者认为,今存内七篇其体式虽不脱语录窠臼,
但 “所记对话,多于独白,对话复以往复辩论之辞为多”[1] (P316);
成书方式亦与《论语》出于弟子和后学众手“论纂”不同,而是由孟子“与
万章、公孙丑等亲炙弟子一次纂成,故全书一致耳”[i2];论说方式与《论
语》等春秋之文重在 “立意”和 “见志”的 “陈述”有异,而更多带有
战国之文的 “论辩”色彩。在先秦儒家之文中,《孟子》素以富于 “文学”
性而著称。郭沫若将其列为 “战国散文四大家”之首[3],刘大杰称扬:
“当代的儒家作品以孟子最有文采,他的散文对后世很有影响。”[4] (P8
1)纵观20世纪的《孟子》文学研究,涉及面广泛,从散文艺术的角度看,
主要是从语言艺术特色及其修辞技巧的运用、论辩艺术及其气势风格、
文章的逻辑性及其文体特征等方面展开的,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本文着
重就《孟子》散文艺术,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百年的《孟子》文学研究状
况进行简要回顾,并对其得失和未来的研究趋向作一个粗浅的评说与前
瞻,以期为未来的《孟子》及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启
示。
一、语言特色与技巧研究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
而多由对话所组成,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但比《论语》更有文采和富
于气势。柳存仁认为,《孟子》之 “记言文字,极见流利丰畅。”[5]
(P70)刘大杰认为:“孟子的文章不仅文采华赡,清畅流利,尤以气势
胜。”[4] (P83)谭家健发表于50年代中期的《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
特征》一文[6]对孟文语言艺术特征作了细致而独到的分析,认为:孟文
语言给人的 “第一个印象便是明白晓畅”,这是因为它不事雕琢,不用生
僻的词汇和蹩扭的句法,加之善于精工刻镂,精辟准确地使用词汇,平
实浅近,干净利落,“有一种爽朗明快的风格,给人朴素自然的美感”。
谭氏并由人物语言入手,分析了《孟子》的人物形象,认为孟文成功地
塑造了一个生动而复杂的孟子形象,他具有 “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的个
性”,“锋芒毕露、痛快淋漓的风格”,“基本上是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代
表”;而作为议论散文,既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无法描写繁复的活动,主
要是利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通过孟子自己说的话,“塑造一个栩栩如生
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在50年代初中期人们大多只注重诸子散文思想内
容的评判,而忽视其艺术特征探究的背景下,谭氏之论引人注目,而由
人物语言入手把握论说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亦令人耳目为之一新。杨公
骥认为,《孟子》的 “语言严谨而流畅,委婉而犀利,雄恣而细致,在生
动泼辣的语言中,流露着强烈而鲜明的感情”,使 “孟子的性格活现在纸
上”,从而充分地表现了孟子的个性特征[7] (P354)。一些研究者从修辞
技巧运用的角度分析了《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罗星明撰文认为孟文
大量地使用排偶句式、重复对比以及实词、虚词的交错搭配,使语言既
简洁精炼又概括性强,“以准确、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
“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8]章沧授认为孟文通过书面语的口
语化、引俗语入文、释古语通俗化等方法,形成了 “平朴自然,开口见
心”的语言艺术风格;加之 “具有自如娴熟地驾驭语言的技巧和能力”,
从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