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原电池的秘密教学课件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原电池的秘密 干电池 蓄电池 锂电池 纽扣电池 太阳能电池 电池种类虽然繁多,但原理一致! 16 实验探究一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稀H2SO4 Zn Cu 产生气泡 无现象 Zn + 2H+ == Zn2+ + H2↑ 实验一 2e- 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溶液中,并接入电流表,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稀H2SO4 Zn Cu G 锌片无气泡,变薄 出现气泡 实验二 电流表指针偏转 稀H2SO4 Zn Cu G 思考与交流 思考5:Cu片上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 思考1:Cu片参与反应了吗? 思考2:Zn片变薄说明了什么? 思考3:电子来源于哪种物质? 思考4:哪种物质得到电子? 稀H2SO4 Zn Cu G 思考与交流 // 思考6:装置中的电子怎么移动的?电流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Cu Zn - Zn2+ Zn2+ Zn2+ Zn2+ Zn2+ Zn2+ - - - - - - - - - - Zn2+ H+ SO42- 负极 正极 静电作用 整个装置是如何形成电流的? 电路构成了闭合回路,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 e- ↑ e-→ e- ↓ ⊕ _ 外电路: 内电路: 阳离子→正极 阴离子→负极 负极→正极 e- 概括总结一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负极:失e,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得e,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 概括总结二 原电池的实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 - 概括总结三 原电池的能量转化 CuSO4 (aq) Fe Cu 负极( ): . 正极( ): . 总反应式: . 课堂练习:请在说出电子的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并判断正负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e- I Fe Cu Fe-2e - = Fe2+ Cu2+ +2e - = Cu Fe+Cu2+ = Fe2 ++ Cu 原电池组成材料有哪些? 如果替换掉原有的电解液或电极材料,是否依旧会有电流? 16 实验探究二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以小组为单位,挑选以下装置做对照实验,记录电流计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实验仪器 实验 1,2 使用相同的电极材料 实验装置    能否产生电流 构成原电池条件一 实验探究二-原电池构成的条件之一 能 不能 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 石墨等 实验序号 实验 1,3 更换溶液 实验装置                  能 不能 电极必须插在电解质溶液中 能否产生电流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二 实验探究二-原电池构成的条件之二 实验仪器 实验 1,4 破坏闭合回路 实验装置       能否产生 电流 构成原电池条件三 能 不能 两极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实验探究二-之三:原电池构成的条件 A Zn Cu H2SO4 A C Cu H2SO4 原电池 右图装置 能否产生电流 能 区别 结论 不能 电极材料不同 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探究二-原电池构成的条件之四 概括总结四: 构成原电池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 活动性不同的两极 有电解质溶液 形成闭合回路 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A A A A A Zn Cu Fe C(石墨) Zn Cu Zn Zn Fe Cu 稀H2SO4 CuSO4 溶液 稀H2S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