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高品质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经》两首 编制: 汪春华 审核: 审批: 教学课时建议 : 3 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2、掌握《诗经》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知识。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及艺术特色。 4、背诵《氓》 ,熟读《采薇》 。 预 习 案 使用说明 学法指导 1、诵读诗歌,默读并背诵;借助“教材助读” ,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每首诗的内容、中心和表现手法。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 30 分钟,独立完成。 【教材助读】 一、走近作品 1、《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称《诗》,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 305 篇,所以 也叫《诗三百》 。自汉以后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才称为《诗经》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 社会生 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诗经》的内容分“风” “雅”“颂”三大类。 1)“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 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2)“雅”分大雅和小雅,是西周宫廷乐歌。 3)“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1)赋者,铺也,铺采 摛 文,体物写志也。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 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4、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 《诗经》六义“。《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并称“风 骚”,代表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 “风骚”后代指文学才华。 二、文体知识 现实主义与《诗经》 :现实主义是源于西方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重要术语,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对现实的高度关注。由于《诗经》中“风”的绝大部分以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或揭露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带给人民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快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地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因此《诗经》被称为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三、古体诗的诵读 诗歌是富有音乐性的艺术。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注重节奏和韵律。诵读诗歌,有助于我们 欣赏它的优美意境,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艺术的熏染。 我国古代诗歌的节奏,与句式有密切关系,一般四字句是两拍( “二二”式);五字句是 三拍(“二二一”式) ;七字句是四拍( “二二二一”式) 。但划分节奏,不可以单看句式,还 要联系意义的表达,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两句诵读的节奏就应该是“二一二,二一二” ;“便纵有千种风情” (柳永《雨霖铃》 )的节奏就应该是“一二二二”。这种情况在词里更多。 至于押韵,律诗、绝句都有固定的位置,偶句押韵,有的首句也可以入韵;词的押韵则按词牌,不同词牌韵脚的位置和数目也往往不同。只是由于古今音的变化,有的押韵字今天读起来不怎么合韵。诵读时,我们按今音(普通话语音)读就是,不必勉强去寻求古音的读法。在掌握诗的节奏与韵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要求是把诗歌的感情读出来。 《氓》 【预习自测】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氓( méng) . án) 筮( shì) . n) 汤(shāng) . ǎng)  蚩( chī) 靡室劳矣( mǐ) 将子无怒( qi āng) 垝垣( guǐyu . . . .. 徂( cú) 体无咎 言( ji ù) 其黄而陨 ( yǔn) 愆期( qi ā . . . . . pàn ) .. ji ān cháng ) .. sùmèi ) . w 泮( 渐车帷裳( 夙兴夜寐( 罔极( 2、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通“非” ,不是( 2)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于”通“吁” , 感叹词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 ,脱身(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通“畔” ,边岸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 1)抱布贸 丝 交易 ( 2)匪我愆 期 拖延 ( 3)将子无怒 愿 请 ( 4)乘彼垝垣 ___ . . . . 登上 __ ( 5)体无咎 言 灾祸 ( 6)以我贿 迁 财物 ( 7)渐车帷裳 溅湿 浸湿 (8)女也不爽 _ 过 . . . . 错 __ 4、《氓》是一首叙事诗,请概括出本诗故事情节。 这首诗写了一名女子追忆她与“氓”从恋爱到结婚、婚变到决绝的全过程。 恋爱、结婚(第一、二章) ; 婚变(第三、四、五章) ; 决绝(第六章) 我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137****0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