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课北宋的政治.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课北宋的政治.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6 课 北宋的政治 1.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2. 重文轻武的政策 1.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北宋的建立 黄 袍 加 身 宋太祖 : 赵匡胤 契丹(辽) 北宋 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 赵匡胤(宋太祖) 建立者: 960 年 时间: 定都: 开封 ( 东京 ) 巩固统治的措施 : · · · “杯酒释兵权” 说一说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 在中央,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 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把地方 的财富收归中央。 2. 重文轻武政策 · · · 宋代的预设阵图作战法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 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 为荣? 1. 宋太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 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2. 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 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 · · 宋人科举考试图 发展文教事业 人才是文化繁荣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北宋 “ 修文 ” 大工程主要立足于科举 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兴于唐,完善于宋。北宋科举制度在因循唐制的 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取士途径和取士规模,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制度方面也 进行了改革。北宋时期每届录取进士人数都在三四百名左右,使北宋文化 界出现了人才济济的局面。由于北宋健全科举管理和考试制度,有效防止 了徇私舞弊和权臣把持科场的行为,使寒门子弟也有机会通过公平公正的 考试进入仕途,同时也保证了取士的质量,把不学无术之辈拒诸门外,使 绝大多数文化精英集中在政府机构。 知识拓展 重文轻武的弊端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对政权的稳固有积极的作用,但也 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 兵无常帅,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文官得到重用,逐渐形 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 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 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 · ·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