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13两汉经济的发展学案(人教版).pdf

四川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13两汉经济的发展学案(人教版).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 两汉经济的发展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两汉时期水利兴修;农业生产的进步。 2.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及商业繁荣的表现。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认识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 发展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这是值得骄傲的,这与两汉长期的 政治统一是分不开的。 二、旧知识巩固( 3 分钟) 1.文景之治的出现原因,对文景之治的理解。 2.汉武 帝的文治武功。 三、学生自学,完成学习任务( 27 分钟) (一)学习方法和流程 1.独学( 10 分钟): (1)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包括导入框、正文、小字、图片,材料等) ,提出 2-3 个不懂得地方,写在导学案 上。 (2) 再根据导学案提供的内容,在书上进行勾画。 2.组内交流检查( 6 分钟): (1) 组长组织交流检查是否勾画正确,并且进行更正。 (2 )组长组织讨论组员不懂得地方。 (3)组长再根据讨论的结果归纳出小组内还有哪些不懂得问题,写在黑板上。 3.对学( 5 分钟):小组内 两人组合抽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4.师生互查( 6 分钟):师分类归纳展示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小组间互查基础知 识记忆的情况, 由组长轮流抽别组的两个同 学各 4 个问,老师统计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来评小组分。 (二)在书上勾画的基础知识(用填空方式或者提问方式都可以) 1.汉武帝时, 把地方的 ___ ___ 和 经营权收归中央, 还统一铸造 _______ ,实现了经济上的 , 加强了中央集权。 2.两汉经济的发展 类别 成就 兴修水利 西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生产工具 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发明播种工具 。 农 耕作技术 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业 南、北方分别以种植 、 为主, 农作物 黄河中下游广泛种植 。 手 丝织业 汉代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工 时期,南阳太守 发明 ,利用水力鼓风 。 冶铁业 业 汉代,铁制兵器已逐步取代青铜兵器;炒钢技术。 商 政策 重农抑商 业 西汉的都城 和东汉的都城 ,规模宏大,人称东西二京。 城市繁华 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 ”,商品繁多。 (三)我不懂得有: 1. 2. 四、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10 分钟小组合作探究 ) 1.看教材 7 5 页《西汉长安平面图》 ,联系你所在城市,比较一下,有什么明显区别?为什么? 2.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试分析一下。 五、检测反馈( 3 分钟) 1.右图的工具名称是( ) A . 耧车 B.翻车 C.犁 D. 播种机 东汉明帝时期主持治理黄河的是( ) A .李冰 B.王景 C.董仲舒 D.刘彻 3.右图中所示的犁耕法始 见于( ) A. 春秋 B.战国 C.汉朝 D. 唐 代 4.两汉时期的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jr1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