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分析.doc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PAGE1 / NUMPAGES1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CT检查,观察组行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CT检查诊断 取仰卧位,采用高分辨率CT扫描仪(型号:Philps NX8000型;生产单位: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医疗系统),设置扫描参数:①管电压:120kv;②电流:300mA;③扫描层厚:10mm;④层距:10mm,对股骨进行扫描;若检查有可疑病灶,则使用常规剂量实施强化扫描。观察组行核磁共振(型号:Multiva 1.5T;生产单位: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检查诊断 取仰卧位,扫描髋关节冠状位、横断面(层厚:6 mm;层距:1 mm),选择SE序列T1加权成像、FSE序列T2脂肪抑制成像、STIR序列。检查后,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探查。 1.3分期标准 1.3.1核磁共振检查分期标准[2]①I期:T2加权像伴有高信号线且其表现为双线特征;②II期:T1、T2加权像都伴有高信号;③III期:T1加权像伴有低信号,而T2则表现为高信号;④IV期:T1、T2加权像都表现为低信号,患部出现塌陷、变形等。 1.3.2CT检查分期标准[3]①I期:患部表现为星芒状结构,并伴有变形等表现;②II期:星芒状结构完全消退,伴有骨硬化、囊状透亮等表现;③III期:股骨头伴有新月状表现及轻度骨碎裂;④IV期:患部关节面伴有塌陷等表现,关节间距减小。 1.4观察指标记录两组诊断准确率、病情分期对比等指标。诊断准确率=确诊例病例/疑似患者数×100%。 1.5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手术探查后两组病情分期比较①经手术探查,观察组共有15例I期、14例II期、5例III期、6例IV期。;②经手术探查,对照组共有16例I期(伴有骨小梁变形)、14例II期(伴有轻度骨质增生,部分伴骨板壳断裂)、5例III期(患部骨质出现断裂变形)、5例IV期(关节面出现塌陷等)。观察组各期诊断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股骨头坏死多是因骨组织长期营养血流减少、血液循环不畅导致骨组织缺血。多数患者因对此病认识不足,患病后没有及时治疗,以至于病情加重,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症状,取得准确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更好的确定疾病的治疗方案,优化治疗效果更明显。临床中CT检查对此病诊断率虽不高,但也有不少优点:①可分层诊断。分辨率较高、切面多、连续性好,所以螺旋CT可多层面连续扫描股骨头。②对股骨头受损程度呈像。CT可显示股骨头内部的组织结构,医生可根据呈像清楚了解股骨头的受损情况。③显示股骨头内部的受损类型。可明显显示股骨头内部的受损,如破裂、关节脱位等[2]。运用MRI诊断此病:MRI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诊断率高,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①MRI技术无明显辐射,对人体伤害小。②可采用多项技术检查股骨头,得出更全面、更准确的参数,更准确了解股骨头的坏死程度。③通过此项检查也能清楚观察到关节积液的程度,为疾病诊断提供了更详细的依据[3]。 核磁共振检查可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可调整检查部位的显像范围,呈像分辨率高,大大提高了此病的诊断率。总之,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CT检查方法,临床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李广明.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33(6): 1047. [2]解培高.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1(1):156-157. [3]王林红. CT 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诊断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11(32): 150-151. (收稿日期:2016.02.03)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