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 圆曲线测量 任务7-3极坐标法测设圆曲线学习指导.doc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 圆曲线测量 任务7-3极坐标法测设圆曲线学习指导.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务7.3 : 极坐标法测设圆曲线学习指南 概述 学习单元 第七章 线路施工测量复测 7.3 极坐标法测设圆曲线 学时 讲课1h,实作(课内1h,课外2h) 学习目标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学会极坐标法测设圆曲线的程序、内容及实施;能利用现有的测量仪器设备组织实施极坐标法测设圆曲线 主要内容描述 线路通常是由直线元、缓和曲线元、圆曲线元组成,本任务主要学习由直线和圆曲线组合的直线-圆曲线-直线的形式、曲线要素计算、主点里程推算、极坐标法测设圆曲线的原理及测设资料的计算。 教学参考资料 ①极坐标法测设圆曲线讲义 ②《工程测量概论》西安地图出版社 李孟山主编 ③《工程测量规范》 ④《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 10101-2009 J961-2009 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 项目保障条件 教学条件要求 ①多媒体教室; ②第32讲PPT ③《新建铁路施工测量规范》 ④《**高速公路线路平面设计资料) 实训条件 ①()全站仪6台; ③2公里线路测量实训场;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 ①圆曲线测设点位坐标计算; ②圆曲线测设方法; 2.学习难点: ①圆曲线测设点位坐标计算; 教学方法建议 引导文法、头脑风暴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考核标准 成果评定: 根据学生测量成果的精度评定成绩,占50%。 学生自评: 学生根据自己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及表现进行自评,占10%。 小组互评: 根据工作表现,发挥的作用,协作精神等小组成员互评,占15%。 教师评价: 根据考勤、学习态度、吃苦精神、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进行评定; 根据项目实施过程每个环节及结果经进行评定; 根据实习报告质量进行评定;综合以上评价,占25%。 作业 1.编写线路中线直线测量作业指导书; 2.编写线路中线直线测量报告。 任务书 极坐标法测设圆曲线工作任务书 工作任务7-3 极坐标法测设圆曲线 任 务 已 有 资 料 模拟线路控制桩平面布置图; 控制桩平面成果表 点号 平面坐标 X坐标 Y坐标 I401 I402 81113.223 63451.563 I403 81473.923 63400.163 I404 81653.123 63350.105 线路直线、曲线转角表 任务要求 6人一组,每组在线路中线测量模拟实训场完成JD2上一个完整的圆曲线测设任务 技术要求 全站仪测设线路中线技术要求 线路中线技术要求 测量距离限值 测量点位误差 ≤500米 5.0cm 基本工作步骤 ①根据点之记统计控制桩完整性; ②领取仪器设备并检校; ③计算逐桩坐标; ④根据控制桩位置及计算逐桩坐标测设线路中线; ⑤置镜在已测设线路中线上后视线路控制桩检查已测设中线点; ⑤检查外业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⑥技术总结 仪器与工具 2”,2+2ppm全站仪、棱镜、对中杆、木桩、锤子、记录板、计算器 测量结果检核 检核 内容 小组自检 小组互检 合格点数 不合格点数 合格点数 不合格点数 中线桩检核 注:每组抽查5个点 考核评价 成果评定 根据学生测量成果的精度评定成绩,占50%; 得分 学生自评 学生根据自己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及表现进行自评,占10%; 得分 小组互评 根据工作表现,发挥的作用,协作精神等小组成员互评,占15%; 得分 教师评价 根据考勤、学习态度、吃苦精神、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进行评定; 根据根据项目实施过程每个环节及结果经进行评定; 根据实习报告质量进行评定;综合以上评价,占25%。 得分 成绩 教师签名 学习内容 1.圆曲线逐桩坐标计算 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中常设有圆曲线,也就是在两条直线之间加一段圆弧,以便改变方向。圆曲线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直线组成,分为右偏曲线和左偏曲线(图6-5-1和图6-5-2)。圆曲线测量就是将线路中线圆曲线段每隔一定的间隔用木桩在地面上表示出来。 图6-5-1 右偏圆曲线设置示意图 图6-5-2 左偏圆曲线设置示意图 1.1 圆曲线要素计算 圆曲线的要素包括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0)和切曲差(q)。 (1) 切线长:ZY(或YZ)至JD间的直线长; (2) 曲线长:ZY至YZ间的曲线长; (3) 外矢距:JD沿半径方向至QZ间的直线长; (4) 切曲差:二倍切线长与曲线长之差。 从图6-5-1的几何关系,当圆曲线半径R、转向角α已知时,可得综合要素T、L、E0、q等的计算公式: (6-5-1) 上述式中: α----线路转向角,即相邻两直线延长线的夹角; R-----圆曲线半径; 1.2 圆曲线主点里程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