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练习 (2).doc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练习 (2).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练习 (2)【解读名著】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几个问题,请你回答。(4分) 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阿长与〈山海经〉》 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五猖会》 A、B两段文字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A阿长送我绘图的《山海经》 B在我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这本书(2分) ②A让作者感受到了阿长伟大的爱 B让作者感受到了家长的霸道及对儿童天性的摧残(2分) 6.名著阅读。(5分) (1)“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段文字中“我的意见”变化是指______▲______,促使“我”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3分) (2)关于名著《朝花夕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 )( ▲ )。(2分) A.童年的鲁迅喜欢搜集绘图的书,是从长妈妈给他买来《二十四孝图》开始的。 B.在“我”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这反映了父亲是一个严厉、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家长,也表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C.三味书屋的先生不允许“我”问读书以外的问题,还经常用戒尺和罚跪来惩罚犯错的学生,所以“我”对先生心有怨恨。 D.《无常》一文中说,童年的鲁迅最喜欢看黑无常,因为他浑身漆黑,很有威严。 E.《父亲的病》既讽刺庸医,也批判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观念。 6.(1)(3分)弃医从文 讲义事件(匿名信事件) 幻灯事件(看电影事件) (2)(2分) B E 20.请阅读语段,回答问题。(8分) 【甲】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乙】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1)以上文段选自《西游记》,作者是_______(朝代)_________(人名)。(2分) 【答案】明代 吴承恩 (2)请用简介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选段对应的故事情节。(2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3)简要说说选段中罗刹女与行者结下仇怨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要“为子怀仇恨泼猴”。

文档评论(0)

gango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1月2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