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首饰设计与加工工艺 珐琅工艺流派与风格 风格独特的雍正时珐琅器.docx

传统首饰设计与加工工艺 珐琅工艺流派与风格 风格独特的雍正时珐琅器.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部职业教育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教学资源库Gems and Jade Identification and Processing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教育部职业教育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教学资源库 Gems and Jade Identification and Processing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风格独特的雍正时珐琅器 雍容华贵的珐琅彩问世,虽与“康熙盛世”有关,但与雍正的关系更为重要。 雍正登基后,对社会进行了一番改革, 大大提高了景德镇制瓷艺人的社会地位。而且雍正酷爱精美绝伦的瓷器,经常对宫廷瓷器加以评价,亲自过问,并派得力的官员去管理瓷业生产。 ■清代画珐琅六颈瓶 康熙、雍正年制作珐琅彩时,先在景德镇官窑中选出最好的原料烧制成素胎送至宫廷,由宫廷画师加彩后在宫中第二次入低温炉烘烤而成。 雍正时期也是金属胎珐琅器发展的重要阶段,从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来看,雍正朝烧制的金属胎珐琅器中,只有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两种。 由于雍正皇帝不喜欢掐丝珐琅,在造办处”档案中,雍正元年(1723年)至七年(1729年) 制造掐丝珐琅器的记录比较集中,此后仅见雍正十年(1732年) 做花瓶、炉、蜡台的一份记载,这或许是;由于烧造水平始终不如意的缘故吧! ■雍正画珐琅黄地五彩云蝠纹碗 但据造办处”档案记载,这个时期设有珐琅作 ,并有制造掐丝珐琅器和仿制景泰珐琅瓶”的记录。仿制技术水平亦很高。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 雍正六年五月初五,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四,怡亲王郎中海望呈进活计内奉旨.... .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 这种情况说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同其后的乾隆时期已无大的差异。 雍正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祺的年号,雍正帝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与”打击贪腐”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雍正时期的掐丝珐琅器有款识的只有一件珐琅豆,风格近似康熙匀丝浓珐琅,出现了清代掐丝珐琅史上的一个低谷。 该珐琅豆全称为“清雍正掐丝珐琅凤耳豆”,高10.1厘米,口径7.1厘米,腹径8.8厘米,足径4.6厘米。铜胎覆盏式的盖,盖顶有唇口圆盘式钮,盖与器身合组成球状器腹,器侧镶浮雕式镀金凤首衔环耳,环饰掐丝云纹,高足。 ■黑地珐琅瓶 凤耳豆的器内光素,器表除盖、腹与圈足上装饰6圈掐丝回纹外,其余满饰大小圆圈纹,填墨绿色釉,圆圈大小整齐划一,紧密排列,器型线条优美,掐丝工整,可谓精美绝伦。是落雍正款的唯一掐丝珐琅器。 豆底镀金阴刻“雍正年制”无框双行仿宋体款。器形仿自东周青铜器中盛食物的豆”,覆盘式的盖,盖顶有圆盘式的环钮,盖与器身合组成球状器腹,器侧镶浮雕凤首衔环耳装饰,作为陈设器或盖盒;将盖子打开仰置,与器腹一样,可当盛物的盘子。 此掐丝珐琅凤耳豆,器形俊秀玲珑尔雅,掐丝粗细均匀,纹饰独特,布局紧凑,盖与器身接合精确,制作精美绝伦,可说绝无仅有,系海内孤品。 雍正时期是画珐琅生产逐渐兴盛的阶段。雍正皇帝对新兴的画珐琅情有独钟。客观上刺激画珐琅的生产,数量增多,式样不断翻新,图案、釉色有新的发展和变化。 ■紫地莲花纹瓶 装饰图案除缠枝花卉外,仍以草虫、花鸟为主要题材,寓意吉祥的图案显著增多,往往以西洋式的花叶纹或图案式的西番莲及荷花为锦地,配合画传统的四季花卉、竹石、鸟鹊等吉祥纹饰;器形的式样多,例如圆、椭圆、桃形和不定形等。 画风极细腻,但有些纹饰则过于烦琐。釉色以黄色为主,黄釉呈杏黄的色调,色感厚而光泽差。还出现了新的釉色。 ■雍正时期画珐琅鼻烟壶 豆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名,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作为礼器常与鼎、壶配套使用,构成了一套原始礼器的基本组合,成为随葬用的主要器类。 特别是以黑色为地、上压彩 色花纹的作品是前所未见的,这种黑釉是雍正时期烧成的,所以格外受到皇帝的青睐,即使烧制其他彩釉作品,在局部也可看到绘制黑釉花纹的现象。这种运用黑釉的手法是其他时期罕见的。 雍正年间的珐琅工艺的突出成就是自行研制成功了新的珐琅色釉20余种,极大丰富了珐琅色釉种类,为乾隆时期的金属珐琅工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雍正时,画珐琅的生产走上了成熟、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画珐琅器继承并发展了康熙晚期薄、平、光艳、雅的风格特点,制作工艺日臻成熟和完善。雍正朝画珐琅有自己比较显著的特色。 首先是雍正时期风格独特的器物造型,雍正时期的画珐琅器与同时期的瓷器、漆器一样,胎体制作规整,造型轻盈秀丽,雍正时期的画珐琅器仍以小型器物居多,以鼻烟壶为大宗,造型工整别致,釉色亦鲜亮。 而且器型多有创造,例如乌木把手执壶、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