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 别:高中)
苏教版必修一《前方》教学设计
江苏江阴长泾中学 高一年级 语文 张兰
教学设想:
.教材分析:
《前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丰厚, 蕴味深刻,写法独特。人在离家远行途中,不断地回望故乡;思念故乡却害怕回家;即使回了家却依旧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作者把这种微妙又非常真实的矛盾的心理表达得极其细腻, 每一个有久客还乡的生活体验的人, 读到这篇文章, 极易产生共鸣, 作者对人的精神状态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写法上,作者从常规思维中跳脱出来, 而有了全新的诠释。“家 ”,是人精神的归宿和精神的栖身之所。全文既继承了古典文学淡淡的忧愁的美学意蕴,又具有当代人生创新思维的哲理思考。语言优美,虚实结合,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学情分析:
学生以往学习了不少关于思念家乡的诗文, 对这种情感并不陌生, 高中的学生又大多喜欢冒险,渴望独立,对远方对流浪充满了一种理想的梦幻般的期待;他们大多是寄宿生, 为了求学现在终于离开家, 由当初的幻想和兴奋到后来的失望以及对家的越来越浓的思念和依恋, 这种从离家到思家想归家的情感转变很容易体会和把握。
而上升到哲学层面的人的悲剧性实质上的理解学生还有一定困难, 对于摄影散文第一次接触, 这篇文章的立意上的别具匠心尚需教师点拨。 根据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在老师适当的组织和引导下, 学生能够积极而独立的思考, 克服学习上的依赖性,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教法设计:
基于第三专题的主题内涵和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确定先跳出来宏观把握,再回过去微观解决的办法。具体做法:
().根据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流浪” ,在课前播放相关歌曲,创设情景。设置思考题, 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来理清文章思路, 探清作者写作脉络, 从而迅速切入文章主题。
().然后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回过头来请学生阅读文
本,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品读自己喜欢的文字段落并进行点评,可以从内容
上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令自己产生共鸣的地方, 也可以从语言上挖掘, 还可以从写
法等角度,去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点” ,对发现的问题也可以质疑。
().这篇课文所在专题是“月是故乡明” ,属于第二板块“乡关何处”第一篇课文,归在此处的特殊内涵,即人对精神家园的永恒追求,教师需适当点拨,提供精当的资料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感受对课文进行鉴赏 ,理解 “家 ”、“路”、“眼前和心中 ”等词语的深层含义 ,把握文章的主旨内涵。
()学生能够理解立意上的反弹琵琶和写法上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
()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激发对家园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弄懂课文中几个核心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对文本进行评点,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让学生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
难点:()人的悲剧性实质的理解。
()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写法上的虚实结合。
三、教学方法:反复阅读,讨论交流,加强自己与文本的对话体验, 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四、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橄榄树》 ,创设情景)
一、导入: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歌吗?(生答)
(师)流浪在我们的眼里总是带着诗意的。三毛这个奇女子走遍千山万水,
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她远离故乡,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 还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流浪远方, 今天我们将跟随曹文轩先生的脚步,走向《前方》 ,看看他对走向前方去流浪有什么思考。
(投影:课文《前方》的图片 )
(师)这是一位印度摄影师摄于印度的一帧照片,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提示:注意照片的整体特征和人物的细节,读出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内容。 )(师生交流)
师:我把大家的意见汇总一下,这样来写一篇图片说明文字: (投影)
这是一幅照片, 摄的是印度汽车上的一幅画面, 画面中人物神态各异, 有迷茫,有惶惑,有对未来充满期望。 他们或迫于生计背井离乡或为了理想打拼天下。画面用破旧的车厢来衬托旅人生活的贫困和在贫困中奋力改变现状的可贵以及摄者对旅人理想实现不了的同情。
(师)这幅照片原来的题目叫做 《前方》,我们来看看学者型作家曹文轩先生看到这幅图片是怎么想的 ?请大家把书打开到页,集体读第一段,看看能不能用刚才的图片说明文字开头 ?
(齐读,讨论,交流)
教师:这篇文章发表在《少年》上,选入课文时经过了改动。原文第一节是这样的:(投影)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 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 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一下学期期末学生评语汇总.docx
- 初一军训感言20篇正式版.docx
- 初一年级语文课文:紫藤萝瀑布原文.docx
- 初一政治下册考试知识点归纳.docx
- 初一文言文翻译:《童趣》.docx
- 初一文言文:桃花源记练习.docx
- 初一新生要如何学习初中语文.docx
- 初一生物第三单元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复习学案无答案.docx
- 初一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卷下册.docx
- 初一老马识途文言文:老马识途翻译练习及答案.docx
- 建筑工程安全保证体系与措施.pdf
- 第七章 运动和力 小专题(三) 速度的图像及计算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pptx
- 专题02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点(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第三单元学习项目一+多样的复调(第一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简谱)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pptx
- 1.5 科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件高一下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第三单元第3课《制陶》课件+2025-2026学年辽海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 9.2 把握适度原则 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 25秋同步导学化学九下粤教科学版教学资源9.4 化学与健康.docx
- 专题2 物质的变化-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2024).pptx
- 15小虾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