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基础工程课设--预制桩基础.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某轮轴车间中柱桩基础设计 院 系: 土木工程学院 班 级 : 1033115 设 计 者: 学 号: 指导教师 : 设计时间 : 2013-6-5 一、 确定桩的规格,求单桩竖向承载力 1、桩的规格 采用 C30 混凝土预制方桩 截面尺寸 400mm*400mm 承台埋深 2.0m,桩顶嵌入承台 0.1m 选择第三层粘土作为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4.2m 桩长 L=0.1+5.7+4.2=10m 桩尖取 0.6m 桩入土深度 L= (2.0-0.1)+10+0.6=12.5m 2、单桩竖向承载力(不考虑承台效应) (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根据已知地质资料,按规范经验公式法计算确定: Q  Q  Q  u q l  A q uk sk p k p sik i p p k 其中 u =4*0.4=1.6m A =0.4*0.4=0.16m2 p p 通过液限查表,带入计算得 R =592kN a F 3000 桩数 n  1.1  1.1  5.57 取 n=6 R 592 桩间距取 3d=3*400=1.2m 二、承台计算,考虑承台效应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1 计算依据的规范和规程 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1.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1.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1.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1.6 《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CECS 88-97) 2 几何数据及材料 2.1 承台混凝土等级: C30; 抗压强度 fc=14.3(MPa); 抗拉强度 ft=1.43(MPa) 2.2 钢筋等级: HRB335; 强度设计值 fy=300(MPa);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50(mm) 2.3 桩类型: 方桩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Ra=592(kN) 当考虑承台效应时,R=Ra+ ξa/1.25* ηc*fak*Ac(考虑地震作用时) 其中ηc——承台效应系数, ηc=0.3 ξa——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ξa=1.1 fak——承台下 1/2 承台宽度且不超过 5m 深度范围内各层土的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按厚度加权的平均值 fak=160 Ac——计算基桩所对应的承台底净面积, Ac=(A-n*Aps)/n Aps——桩身截面面积, Aps=0.16(m2) A——承台计算域面积, A=6.4(m2) R=Ra+ηc*fak*Ac=592.000+0.3*160.000*0.907=635.520 2.4 承台类型: 6桩承台 2.5 等距排桩, 桩间距 Sx=1200(mm); X 向桩至承台边距 Wx=400(mm); Y 向桩至承 台边距 Wy=400(mm) 2.6 承台做法: 锥型承台 承台根部高 h=1000(mm); 端部高 h1=600(mm) 2.7 柱高 Hc=1200(mm); 柱宽 Bc=600(mm); 柱周加大尺寸 (相当于杯口厚度) ac=50(mm); 加大高度 hc=400(mm) 2.8 承台底面积 A=6.400(m2) 承台顶部面积 At=(Hc+2*at)*(Bc+2*at)=(1200+2*50)*(600+2*50)=0.910(m2) 承台体积 Vjc≈A*h1+(A+sqrt(A*At)+At)*(h-h1)/3+At*hc =6.4*0.6+(6.4+sqr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