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兰诗》文本解读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诗通过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淳朴善良、机智勇敢、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热爱和平生活的美好品德,是千古以来民歌中的优秀之作。
诗的正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第二部分(第4段) 写木兰的战场生活。第三部分(第5、6段) 写木兰还朝辞赏和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的情形。这三个部分有详有略,重点在第一和第三部分。
诗歌一开始诗中先勾出“木兰当户织”这个细节,但“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就使读者产生了疑问,不知木兰为何叹息。接下来的“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两句虽然是作者自己发问,但也是读者心中之疑问。作者自答“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此时读者疑惑更加深:既然无所思,亦无所忆,那为啥还要叹息连连呢?这样一问一答,更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知欲。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交代了木兰没有心思织布是的原因。父亲年老无法应征,“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用“替爷征”的办法解决矛盾,然而她所处的那个年代,讲究的是男女授受不亲,她怎么可能乔装改扮代替父亲去从军呢?新的疑问又在出现在读者心中,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令人欲罢不能。
接下来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踏上征途的情景。先扣住一个“买”字,从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几个地方写准备鞍马的情形。其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都是虚指,用铺陈的方法来渲染紧张而忙碌的气氛,也表明木兰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接着写征途的情景。诗中连用“旦辞”、“暮宿”等词,极言时间之短,表现战争形势紧迫,须急速奔赴战场。又连用“不闻……不闻……”勾勒了征途中的景物,也表达木兰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不舍,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木兰在军中的征战生活写得极概括。“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表现了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出战地生活艰酷,表现木兰的勇敢坚强。最后用“百战”和“十年”写战斗的频繁长久和激烈悲壮,作者寥寥数语就将这段经历概括出来,可见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在于表现战争,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事件上。
五、六两段写木兰还朝辞赏和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的情形。先写木兰立功回来后天子在明堂接见她,表明仪式的隆重。又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说明木兰的功劳之大和皇帝赏赐之多。可是木兰并不在乎官位和赏赐,她只是想“还故乡”。她的辞官,意义非同寻常,表现了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爱功名富贵的优良品德。写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依旧用了重复排比的句式,不厌其烦地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这种重复排比的句式烘托了欢快喜庆的气氛。接着写木兰到家,以“开”、“坐”表现她对旧物的亲切感;以“脱”、“著”、“理”、“帖”等字表现她恢复女儿装时发自内心的喜悦,栩栩如生地描画出一个纯真女子的形象。然后“出门看火伴”, 用伙伴的吃惊反衬出木兰的无比自豪与得意,整个故事的情节也就在充满喜剧色彩的高潮中结束了,但作者似乎意犹未尽,结尾又写了四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奇特,作为全诗的结尾,语气中充满了对木兰这位女英雄的赞美和歌颂。
《木兰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富于浪漫主义精神。木兰的乔妆,战场上胜过将帅,已属奇闻,功成拒赏,又是一奇;回乡之后刹那间以少女面目与伙伴相见,更是奇中之奇。但这种虚构又使人感到合情合理,人物形象鲜明突出,主要靠成功的剪裁。全诗叙事详略得当,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极大地丰富了这一形象的内涵;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短短的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搭配得当,是这首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全诗风格清新刚健,生动活泼,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和气氛的烘托来刻画人物,叙事与抒情完美融合而更重抒情。此外,诗歌结构严谨,繁简得当,运用了复沓、对偶、排比、问答等形式,语言自然朴素,逼真地表达了人物的情态。
诗中木兰乔装改扮、替父从军一事得到了高度的赞扬,但是在那个封建社会里,女子是不允许入军的,她这样做是不是犯了欺君之罪?为什么诗歌还要对她大加赞赏呢?从当时的法律角度上来说,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和真相,欺骗了皇上,确实是触犯了“欺君”这条法律!但是换个角度来说,木兰这样做,并非有意要欺君,只是在大国小家需要她的时候挺身而出,有道是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更何况保家卫国是“忠”,替父从军是“孝”呢!在那个深受男尊女卑思想束缚的时代, 木兰能毅然决然地超越社会习俗,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这种行为,如果没有大孝大勇是无法做到的,况且她在疆场上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这更是大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