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复习过程.pdf

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复习过程.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 作者:张兴理|发布时间:2011-07-14|浏览量:5624 次 当今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已达 1.53 亿人,占人口总数的 11.6%,并且每年以 3.3%的速度增长, 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有研究预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伴随 21 世纪始终。我国的老龄事业还面临着未富先老、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空巢家庭增多以及农 村养老困难等现实问题。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固然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基本任务,但值得注意 的是,我国老年群体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他们不仅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以及他人 在身体上的照顾,更需要在精神方面得到满足。他们渴望与他人特别是子女有更多的交流, 希望充分融入家庭与社会,还希望老有所为,进一步获得他人尊重和自我提升。然而现实的 情况是老年人这种多元化的需求常常被亲属乃至社会所忽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乐 观。他们面对职业生涯的结束、体力和精力的日渐衰退、经济收入减少、人际交往圈变窄以 及亲友亡故等,很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其中的一些人就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并导致自杀等更为 严重的后果。因此,积极防治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及时解除老年人的心理障碍,已成为我国 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张兴理 2001 年对北京市 2000 多名老年人的调查和 2008 年的全国调查发现约有 8% 的老年人有较明 显的抑郁症状(许多轻微的抑郁者并未包含在内)。抑郁症已成为老年人心理问题的主要表 现症状。抑郁的产生有遗传的因素,更来自影响心理健康的多种环境因素,是心理压力长期 得不到释放的结果,也是诸如健康、依存、和睦、安静、支配、尊敬等某些心理期待得不到 满足所导致。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经常情绪低落,焦虑不安,伴有健忘、失眠、吃不下, 同时不想与人交谈,不愿参与活动;他们往往自我贬低、自我谴责。比如我接触到的一个老 人,在照顾刚会走路的外孙时,外孙不小心跌倒,而她却未来得及扶住,结果跌伤。从此以 后,她经常闷闷不乐,自言自语: “要是扶住了多好啊,老了。”这就是把一些偶然事件夸 大成不可饶恕的错误,内心不断责备自己,造成焦虑烦躁、悲观失望的抑郁心理。 调查还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还存在随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改善的趋势,高学历者好于低学 历者,从事脑力职业者好于体力职业者的特点。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高龄性,即心理疾病易发生于高龄人之中,且随着 年龄的增高,发生率也随之增高。二是广泛性,即心理疾病在老年人中广泛存在,比例较高, 且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三是时代性,在诱发心理疾病的要素中有些与时代紧密相连,以前考 虑孩子就业顶班、分房等,而今主要考虑各项待遇等。四是多样性,即心理疾病表现形式的 多种多样性。主要有社会失落感、生活孤独感和精神抑郁感等等,而空巢老年人又有其固有 的特点。 人到老年,肌体各部分包括大脑在内,逐渐老化,功能减退,如视力模糊、两耳失聪、行动 不便、皮肤多皱、毛发变白或脱落、代谢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这些老人正常生理方面的 改变的同时,也发生着心理方面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居各方面: 1、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人到老年后,感知觉是衰退最早的心理机能。具体表现为视觉退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听力下降、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减退。 2、记忆力下降: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如放一 件东西,过后就想不起放在哪里了;见到以前的同事、朋友,却想不起在哪见过面或叫什么 名字了等等。据有关资料记载,经常用脑的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缓慢。但下降的进度却随个体 的差异而不同。 3、思维的年老变化:往往人到老年期后,随着社会生活阅历的丰富,各方面能力的不断积 累,逐渐完善,表现出更稳重和智慧,但思维能力却存在普遍下降的趋势,如思维比以前迟 缓,反应速度不如以前等等。 4 、社会生活的改变:年老退休,从原来的工作岗位下来,转而进入家庭生活,这是人生 一个重要的生活事件,面对角色变迁,要改变并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和生活模式,可能很难调 整和适应。 5、人格的变化:老年人的人格特征变化,有的表现为不安全感,对自己身体功能变化敏感, 担心自己得病;有的表现在孤独感,退休在家离开群体的失落感和信

文档评论(0)

137****6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