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窝洞的抗力形 (resistance form) :洞深、盒状洞形、阶梯的预备、窝洞的外形 ( 洞缘呈圆缓曲线 ) 、无基釉和薄壁弱尖的处理
窝洞的固位形 (retention form) 侧壁固位、倒凹固位、鸠尾固位、梯形固位
实验 蜡牙 6 MO Ⅱ类洞 的雕刻
一、 6 的解剖特点:合面,近中邻面
二、 6 MO Ⅱ类洞 洞型结构特点:
由合面的鸠尾箱状洞和邻面的梯形箱状洞互为阶梯而构成。
基本要求:洞深 (6mm) 、洞缘圆缓、底平壁直、侧髓线角圆钝
倒凹:牙尖或斜嵴下的侧髓线角处
三、操作步骤。设计外形线,形成邻面梯形箱状洞雏形,形成合面鸠尾箱状洞形,修整洞形,形成倒 凹
四、注意事项。
1.注意支点的使用和用力的大小及方向。
2 .保护斜嵴,鸠尾向颊沟扩张,不要向斜嵴膨大
3 .鸠尾峡的位置不能在轴髓线角之上或之外,峡部不宜过窄过宽,否则不能达到抗力形和固位形要求
4 .梯形侧壁微张,可先作垂直最后修整时再微张
5 .髓壁向远中伸展时不能上翘、形成坡,要水平
6 .最后修整洞形后形成倒凹
实验二、 蜡牙下 4 DO Ⅱ类洞 的雕刻
一、下 4 的解剖特点:双尖牙组中体积最小,颈部缩窄明显,备邻面洞较难 ,且髓壁的制备与 6 有所不同。
二、 4 远中邻合洞的洞形特点:
1 )合面鸠尾箱状洞:髓壁呈颊高舌低,不平行于龈壁;侧壁垂直于髓壁
;鸠尾不破坏横嵴,膨大部在远中窝;一定深度。
2 )邻面梯形箱状洞:龈壁不平行于髓壁;一定深度;龈轴线角略 90 °
三、操作步骤:设计外形线,形成邻面梯形箱状洞雏形,形成合面鸠尾箱状洞雏形,修整洞形,形成倒凹
四、注意事项:
1 . 鸠尾峡的位置一定要在髓壁上
2 . 髓壁要与 面外形一致,形成颊高舌低的斜面
3 . 合面鸠尾部的侧壁与倾斜的髓壁相垂直
五、思考:
1 .6 MO 洞与 4 DO 洞抗力形和固位形分别有何特点 ?
2 .6 MO 洞与 4 DO 洞 有何异同?
实验 干髓术
一、 适应证: 1、牙髓早期病变,不能行保存活髓治疗,根尖孔已发育完成的恒后牙;
2 、上颌第三磨牙行根管治疗操作困难,或老年人因张口受限,难以行根管治疗时
禁忌证 :1. 如果肉眼已见到有部分冠髓坏死时,则不宜行干髓治疗。
2. 有根尖周炎症状的患牙,不能行干髓治疗。
3. 前牙不宜行干髓治疗,因治疗后牙体变色,影响美观 .
(一)麻醉干髓术(一次法)对于老年患者,或工作繁忙,或路远不能按时复诊的患者,可考虑选用麻醉干髓法。即在麻醉下直接开髓,
除去冠髓,放含多聚甲醛量多的干髓剂,即失活剂与干髓剂以 1 :1 的比例配制约含多聚甲醛 30% ,使根髓失活、同时干化。但此种方
法术后易产生疼痛或残髓炎
1. 问诊,检查
2. 局麻开髓
2. 揭髓室顶
3. 去除冠髓
4. 甲醛浴
5. 放置麻醉干髓剂
6. 垫底充填
(二)失活干髓术(二次法)
初诊: 1. 局麻,开髓 2. 封失活剂(失活剂 + 丁香油棉球) 3. 暂封(丁氧膏) 4. 医嘱
* 思考:为什么要置丁香油小棉球?
1. 丁香油有安抚作用,可减轻术后疼痛。
2. 小棉球可固定失活剂,防止失活剂移位。
3. 小棉球可吸收渗出液,以免术后髓腔压力过大。
复诊: 1. 问诊,临床检查 2. 揭髓室顶 3. 去除冠髓 4. 甲醛浴(消毒) 5. 放置干髓剂 6. 垫底充填
二、干髓术操作注意事项:
1. 严格掌握干髓术的适应症。早期炎症局限于冠髓的牙髓炎、 感染根管( NO )
2. 保证干髓剂的有效成分及含量,尽量使用新调制的干髓剂。
3. 正确掌握干髓术的操作技术
失活剂和干髓剂的放置位置,封药时间。
揭髓顶时,洞外形合理,符合抗力形和固位形的要求,防止牙折。(干髓术后牙折率 29~62% )
操作中注意严格隔湿,保证无菌操作。
充填后要预防性调 牙合。
三、干髓术失误及处理
1.封失活剂后疼痛
2. 失活剂引起的牙周组织坏死
3. 失活剂引起药物性根尖周炎
4. 髓腔穿孔
5. 残髓炎
6. 牙体折裂
四、总结。
1.根管治疗是牙髓,根尖周病最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
2 .干髓术适应症的选择
3 .医嘱
4 .对于做过干髓术的患牙的保护
实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