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刘宓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ree land 无主土地 不能翻译为自由土地 Continuous recession 不断蚕食 Non-African experts 欧美史学家 New food crops were introduced mainly from Indian ocean 亚洲国 家 审美意识两种状态:自觉性审美意识和非自觉性审美意识 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的审美意识都处于非自觉性状态, 有时候甚 至达到物我两忘的陶醉地步都仍然不知道自己在审美。 选择就是艺术( art is selection) 翻译审美( translate aesthetically, aesthetic translation) 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 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 特殊的意义。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在中国的语言观中, 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 这就不 同于西方。 “温柔敦厚” 《礼记。经解》 “仁义为美”( 《孟 子》) 云想衣裳花想容( SVO+SVO )云和花都是话题主语,都是话题 topic 。 这种句子在汉语中占优势。主语话题化 topicalization 是 汉语重意念,句子以意念为轴展开而使句法隐含化的极重要机 制。汉语宾语的某些特征也是意念主轴的表现。 黑格尔(GW.F.Hege, 1770-1821)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人的“自 由存在性”。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产物, 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美 学 是 “ 研 究 绝 对 精 神 的 艺 术 阶 段 的 科 学 ”。 康 德 (I.Ka nt,1724-1804 )的美学思想也是以人是理性判断力为核心, 强调主观意志的作用。 西方美学长期执着于美的本体论, 认识论, 价值论研究, 实际上将美当做一种外在性超验的预设假定, 其结 果必然侧重静态内容的考察,并经常限于形而上学的空泛思辨, 被认定为“认识论美学” 。中国美学思想的重主体具有完全不同 的视界和形态。中国美学关注的是主体性审美实践,简称“主体 实践”,关心的重点是审美经验。 中国近代美学 王国维的意境论 (境界论) 蔡元培的人格美育论 朱光潜的审美态度论 李泽厚的社会实践论 都是对美的内在性 动态考察,被认为是“生命美学” “体验美学” 鲍姆嘉登( A.G.Baumgarten 1714-1762)在 1750 年正式使用的“美 学”命名,其研究对象是“感官感觉到的美, ”美的定义是“感 性认识本身的完整化” ,美学则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 鲍 姆嘉登认为感觉是审美能力( “美的感应力” )的基础,其次是想 象( D.Hume 称为“想象的美” ,是“感觉的美”的提升) ,最后 是判断(康德称为“反思判断力” ,即基于主观态度的情感性判 断)。可见“感性”是基本,基础,离开感性就谈不上美学了。 理性主义审美观 始于古罗马时代的普洛提诺 ( Plotinus,204-270), 渊源已久,基本上是西方美学的主流。 18世纪末柏克(E.Burke,1727-1797)对理性主义美学的质疑。 费 希纳第一个揭起了反对西方传统美学 “以思辨论证本体” 的叛逆 之旗,而成为西方现代美学的先驱之一。到 19 世纪中期鲍桑葵 (B.Bosanguer,1848-1923)已经明确提出了美学研究应该注重人 的情感表现的主张。 鲍桑葵是最先提出审美第一步是人的审美态 度的西方美学家之一。 20 世纪上半期,维根斯坦对生活形式是 人的审美价值观依据做了有力的辩护。 还有一系列西方美学家如 克罗齐(B.Croce,1866-1952)布洛(E.Bullough,1880-1934)海德 格尔 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 equivalent transferring of meaning) 语境意义 contextual meaning 及延伸性 extensibility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知多少,将与风云而并 驱(文心雕龙 神思 ) 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 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文心雕龙 神思) p21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