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祈福主题服饰图案
在民俗的意识当中,福的理解是相当广泛的,常被人们认为福气、福运、福
分与灾祸相对。祥福同意,表达安详。中国古老的传承中,福可以理解为平安、
财富、丰收、家族兴旺等等。从孩子刚出生,便在服饰中进行了祈福求祥的表达。
我国南方绍兴地区,在孩子未出生之时便向亲戚朋友索要一些零碎布块,用于拼
缝成孩子的外衣。这样的行为寓意着纳百家之福,受百福之庇佑。同时很多地区
都会在育龄妇女的腰部装饰图案,而图案的制作工艺多为打籽绣。这种刺绣针法
在布面上呈现出数不胜数的扭结,代表了多子多福的求子心愿。亦或者我们从民
间的童装服饰图案上,也可以窥探出人们对福的一种祈望。例如五毒护儿、缠足
束女、鲤鱼跳龙门、指日可待等 (图1、2)。
祈求福运,规避祸疾,是每一社会个体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核心要求。虽然华
夏文化中早有福祸相依的辩证思想存在,但人们还是希望能存福舍祸。基于这种
思想,祈福主题的服饰图案可以分成为祈富求名类和驱灾避邪类。祈福求名类图
案源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当官发财,几乎成为一个社会公认的成
功标识,自然也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这类图案表达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另一方面驱灾辟邪是借助所谓的非自然神力驱除厄运,
祈福禳灾。这类图案是从思想意识中规避所有的不幸,而不是尝试着去克服;祈
富求名和驱灾辟邪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表达的都是同一个人生目的。
图1 五毒图案 图2 苗族背带图案
一、祈富求名
这类的图案在表现题材上非常丰富, “富”是财, “名”是仕,祈富求名
就是对财富和仕途的双重追求, “冠上加冠”、 “指日高升”、 “独占鳌头”
等图案。通过借动物的形象比拟人类社会的处事方式。这些图案被用于服饰装扮
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为人父母的深切期盼,希望孩子长大仕途顺利,
功名利禄双丰收。以下我们通过具体的图案来对此进行分析。
民间将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视为“吉兽”,以“吉兽”作为服饰主要元素的
图案是祈富求名类图案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形式。“鸡”同”“吉”其冠也是吉祥
的代表。“冠”可谓一字三解,一解为公鸡的鸡冠,二解为花卉名鸡冠花之“冠”,
三解为古代官帽之“冠”。无论是两只带冠公鸡的组合,还是公鸡与鸡冠花组合,
亦或两只鸡冠花的组合,都可以被称为 “冠上加冠”,并引申为 “官上加官”,
是民间喜闻乐见的祈富求名图案,
同样“指日高升”也叫“子日高升”,是一种典型的汉族传统吉祥寓意图案,
意思是说很快就可以升官。从词语本身来看,其中的“指”字并不是作为一个动
词使用的,仅仅表示 “较短时间”的意思,但是民间转化为装饰图案时,却创造
性的将其设计成一个手势表现出来。开创性的把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形象化为一
个人人皆懂的动作,不仅体现出视觉语言的独特之处,也彰显了劳动人民的创造
力。因为这个图案寓意吉祥,表达了人们心中对于功名仕途的热切渴望。
“日日高升”、“独占鳌头”图案与“指日可待”图案同样都是表达追求功
名 (插入图2、3),仕途发达的意思。由于寓意相近,所以在使用中经常相互
借鉴。
二、辟邪驱灾
一般情况下,凡违背了人们的意愿,并带来烦恼和忧愁的事,通常被称之为
邪气。因此,鬼神文化影响下的民俗生活中,人们通常运用不同的服饰形象来表
达驱邪避魔的心愿,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世上本无妖鬼蛇神,因此从服饰上去
表达驱避的意愿,本是不科学的行为。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促使千万
年来人们不肯放弃辟邪驱魔的服饰。在汉族人的服饰习惯当中,每当遇到自己生
肖属相的这一年即称为本命年,便会通体用红,扎红腰带,穿红背心、红裤衩。
通过红色来压制邪气。如若本命年未有扎红者,一旦遇到形势不顺或意外伤害,
亲友们通常会把这样的现象归结为,本命年未有扎红,邪气没有得到驱赶。同时,
在很多少数民族当中,也都会给幼年的孩子穿戴上虎头鞋和虎头帽,借用“百兽
之王”的威力去辟邪驱魔。由此可以看出驱邪避魔是要声势浩大的,往往伴随着
一些阵势浩大的歌舞祭祀。如云南的纳西族,也就是古摩梭人,他们在为亲朋好
友送葬的时候,都要跳一种驱鬼的舞蹈,俗称 “牦牛尾巴舞”。参加舞蹈的都是
一些像古代勇士一样的男子。头戴钢盔,身在公明,跳起舞来叮叮当当。这种将
人打扮成牦牛,并通过剧烈声响驱
魔避邪的形式,就是民众心意的最
好表现。再如北方汉族孩子在出生
之后便会被戴上一顶猪头帽,长辈
则通过这顶帽饰来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