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首语
隆中赋
三国有《隆中对》,今朝书《隆中赋》,前者问计天下,后者简述历程,因无范本考究,愚人学浅才疏,妄自菲薄作赋,以期高才题补。(作赋原由)
道真隆中,隶属真州,距县数里,交通便利,东临旧城,西达三江,南靠格林,北通上坝。芙蓉江水,宛如玉带,渔者歌声,回荡石壁。龙门山势,巍峨屹立,踞如盘龙。此地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春时百花盛开、夏季凉风习习、秋来瓜果飘香、冬降万里飘雪。晴日云雾飘散,朝霞灿烂,阴时细雨蒙蒙,恰似仙境。古老神秘傩戏,渊源流长,独特民间文化,世代流芳。(隆中地理位置)
追忆往昔,可溯数十余载,道真原属真安,故名正安十二中,其间先后称曰:隆兴卫生学校、隆兴农业中学,终定隆兴中学。起初隆中,规模甚小、设施简易、环境颇差、生源不足。岁月蹉跎,阳光普照,细雨润物,贤达栉风沐浴,师生奋发图强,今隆中英姿焕发,独具规模矣。(历史简述)
沿石阶而上,如攀人生之梯。身临其境,一股蓬勃之气、书香之气、自然之气迎面扑鼻、沁人心脾。“一训三风一理念”(校训:踏着梯步攀登,成就祖国栋梁;校风:脚踏实地做人,言行合一做事;学风:踏实、认真;教风:口传心授;理念:身修教育。),醒目催人。学子书声朗朗、贻笑大方、举止文雅,师者精神抖擞、风流蕴藉、谈笑风生。校园布局合理、绿化美化适宜,虽不是花园,却胜似花园。树林阴翳、好鸟相鸣,似与人相乐,其中真意,欲辩忘言。(现状及感受)
春播希望,秋收硕果,小树可参天,沙漠变绿洲,沃土育良才,桃李满树枝。(教学成就)
形势喜人逼人,辉煌只属过去。今千帆竟发、万木争春、长风破浪、云帆直挂、任重道远、昂扬进取,则教育可观矣。(形势希望)
以此为赋。(结语)
目 录
遵义文化…………………………………………………………………1
遵义名片…………………………………………………………………13
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
道真仡佬族傩戏文化……………………………………………………25
经典诗文…………………………………………………………………31
PAGE
PAGE 8
遵义文化
在春秋战国时期,遵义属于巴、蜀、夜郎等邦国的领地。秦汉时期置犍为郡。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为播州。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改置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和平越军民府(隶贵州)。清初,遵义府改属贵州省。辛亥革命后,废弃府建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贵州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黔北为第5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先设桐梓,后迁遵义县城(今红花岗区)。1949年11月,黔北各县先后解放,先置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1997年,遵义撤地设市改为今遵义市。
因其历史和地域独特的原因,遵义形成了以“酒文化”和“长征文化”为主线的独特地方文化艺术。综观遵义历史与文化,从汉代“三贤”盛览、舍人、尹珍,清代“三儒”郑珍、莫友芝、黎庶昌,到瓶底会议和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迁临,遵义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以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和长征精神为文化依托,融时代精神,形成了与时俱进的遵义文化艺术。1978年以后,遵义文化取得了长足发展。
1997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揭开了历史名城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2002年8月18日~9月18日“遵义三节(全国杂技、国际名酒、旅游)一会”(招商引资)的成功举办,谱写了遵义文化新的一页。
一、十大文化
“十大文化” 是指:“沙滩文化、长征文化、国酒文化、土司文化、建筑文化、诗乡文化、杂技文化、辣椒文化、民族文化、茶文化”,其中前五者属传承文化,后五者为特色文化。
(一)传承文化
1.沙滩文化
从明末至清末三百余年间,沙滩文化蒸蒸日上,方圆约2.5平方千米的沙滩出了数十名举人进士,成了大儒之乡、诗文之乡、书法之乡、外交家的摇篮,其中有学者、诗人郑珍,西南巨儒莫友芝和被称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和“全才君子”的黎庶昌等著名人物,形成了一个冠冕全黔的文人群体。
2003年,遵义籍贵大退休教师罗方和其姨夫郑贤钊投资100多万元在黎庶昌故居附近修建“沙滩文化陈列馆”,为故居旧景增添新的文化景点。陈列馆展示名典“书山学海”、“三贤堂”、“农耕文化用具”等,以保护、开发沙滩文化为已任,搜集、整理、展示传统文化。
2.长征文化
长征文化是遵义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攻克娄山关、强渡乌江……红军给遵义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遗址和遗迹。
1954年1月,遵义会议记念馆成立,遵义会议会址开始复原陈列,1957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