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雕刻基础》电子教材
 PAGE 2
第二节  各时期琢玉工艺特点
 唐代佛教盛行,除石雕佛像外,泥塑木雕艺术更是有着卓越的成就。唐代玉雕是我国古玉史上的一大高峰。雕琢技法方面,在纹样的四周运用平而,刨地手法,使图案微微隆起,以起到半浮雕的作用,立体感很强,不论粗线细线、长线短线,布置得纹丝不乱,均匀有方。除了传统的减地、压地、剔地、镂雕、圆雕等手法更加成熟外,不管属哪种雕法,都喜欢在表面加阴线表示细部,这和当时已成熟的绘画的线描手法是一致的。以线描用于玉雕的情况盛行于唐代,是唐代玉雕特色的手法之一(图37)。在剔地、圆雕诸雕法中都强调表现形体的肌肉、动态、力量、体积感,基本和同时期的石刻、泥塑的手法相似(图38)。图案大量吸收花卉、花果、鸟兽、虫鱼、人物为主要题材,既广且繁,不可胜计。
唐代玉器,饰物显著增加。诸如:珮、簪以至玉带板等(图39~41)。除饰物外,唐代玉器还增加了不少与实用相结合的杯、盏等,造型规正雅致。
在纹饰上,唐玉图案写实感强,贴切入微,又细腻耐看。比如,佩饰上的花草纹饰,筋脉的显现,枝条的穿插曲直伸展,都交待得清清楚楚(图42)。“仿真”之手法,开创了装饰玉器的一代新风。这种装饰方法的运用,表现了与工笔、白描民族绘画艺术的相结合。因而,它使玉器艺术的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领域。
宋玉,复古之风盛行。较为突出地表现在宋淳熙三年(1176年)龙大洲编辑的《古玉图谱》上。有文献记述:“玉之雕琢,(宋代)则宫廷中设有玉院,使作古礼器服玩之属(服玩,即服饰物和文玩物之渭)。古玉图谱所载,似非尽为三代秦汉之法物,或系北宋玉至南宋淳熙时所仿造而采录之者,谅甚多也。”《古玉图谱》对中国三代玉器的形制和装饰灯,做了一番整理工作,而为后人留下了一个见诸书面的东西。在琢玉技艺中,已鲜明地提出了“因材施艺”和“分色巧用”的规律,是中国琢玉技艺划时代的标志,从而也表明了宋代琢玉技艺的高超成就。
宋元时期玉器雕工的最大特点是刀法细腻、逼真,镂雕的立体感加深,如这个时期的花卉纹、花瓣和枝叶都自内向外斜出,交错掩映,花瓣、叶心都神雕凹入,翻转交搭,深刻叶脉,而不是以前简单的分层镂雕或透雕,这种深层的立体镂雕,是宋代创新的雕法,影响到辽、金、元代,明代以后就很少见了(图43)。宋代玉器中的花鸟一类,没有唐代醇厚,因受当时工笔画风格的影响很深,十分注重形态,因此在玉雕中出现一种口衔瑞草、展翅飞翔的鸟,尤其是凤类很受人喜爱(图44)。跳跃的鱼类是宋代的新品种,雕琢地真像出水一般,特别在点眼方法上别具匠心,用小点眼和小圈眼法等工艺手段把鱼儿的眼睛都点活了(图45、图46)。伏兽一类,神形虽欠威武,但伏地小憩,显得温顺可驯(图47),这些品种,都是经过一番思考后再依理施工的,所以在器物上没有半点粗制滥造迹象。
元代玉器雕工有粗有细,特点是深、凸雕的细工碾磨技法。器物粗犷,但刀法浑厚,颇有古风。细致的器物,其细腻之处都蕴藏于粗犷之中,仅难于发现而已(图48)。龙形较前代更显活跃,发毛有一缕单股形,双缕双分形,三缕形都雕刻得迎风飘逸,舒展自如,全身翻滚,上下翻腾,气势雄健,十分威武,并将全身形象进行深雕细磨,边框重碾下压,使其全身凸起于边框之上,以增美观(图49),这种细致的凸雕技法比明代平磨的雕刻品优胜得多,无法以倍数衡量,细工另有特色,笔墨难以描画。这时雕刻的大件器皿,琢磨程度稍欠功夫,看来似觉粗糙,但力度的刚强气势是任何年代的技法多不见。小件器物穿枝玲珑,透雕盛行,多作花枝反复缠绕,有一至两层的底纹出现(图50~52)。
明代玉雕工艺在新疆大量玉材运往关内的有利条件下,得到很大发展。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提到:“凡玉由彼缠头回或溯河舟,或驾橐驼,经庄浪入嘉峪, 而至甘州与肃州,至则互市得之,东入中华,卸萃燕京。王工辨璞高下定价,而后琢之。良工虽集京师, 工巧则推苏群。”说明明代新期一带玉材,由边境运往北京,然后散之各地雕琢。当时的北京、扬州、苏州是玉雕最兴盛的地区,而苏州的工艺则被推为全国之首。到了明代中晚期,苏州的玉雕事业发展非常快速, 在承继前代基础上,又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玉雕技法不断提高,因此作坊林立,人才辈出,出现不少著名艺人,都见于记载:陆子冈、刘念、贺四、李文甫、王小溪等人都是善于雕琢精巧小品的能手,但以陆子冈最为有名。
这时把玉雕中的一切技巧都集中于大量发展和实用多层透雕法上(图53~55),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是明代艺人综合利用前人之长又结合自己的成法而创造的独特风格。但是,在技法使用上尽管有独到之处,而在最后第二道工序的碾磨细工上却还存在着求形不求工的大缺陷。
清代乾隆以前特別是乾隆年间,那时,对玉材选料、出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702-2011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docx VIP
- SY-BA-29-2011整车后碰撞试验规范.doc VIP
- 2024年广西玉林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五.docx VIP
- 2025吉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招聘527人(2号)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广西玉林市中考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docx VIP
- XX卫生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5年-2029年).docx VIP
- 第四章 熔化焊与热切割安全用电教案 邢建章.docx VIP
- 弟子规全文带拼音排版好可直接打印.doc VIP
- 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计算.pdf VIP
- (高清版)DB32∕T 4025-2021 污水处理中恶臭气体生物净化工艺设计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