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学案121份人教课标版1.docx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学案121份人教课标版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愤 一、字音认读 .瓜洲渡 ( ù) . .衰鬓 ( ì) . . 二、词语积累  . 大散 关 ( ǎ) . 塞上长城 ( à) . . 千载 ( ǎ) . 伯仲 ( òɡ) . . .中原北 望气如山 . . .楼船夜雪瓜洲渡. .出师一表真名世 .. .千载谁堪伯仲 间 .. 三、佳句诵读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北: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气:豪情 渡:渡口 名世:名传后世 伯仲:原来是兄弟长幼的次序, 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说作者 ( 一 ) 简介:陆游 ( - ) ,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 ( 今浙江绍兴 ) 人。生当北宋危亡之 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 宋高宗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 八年 () 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谟阁待制。主张坚决抗金,一直受 到投降派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作品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激 情。 ( 二) 作品:作品集有《渭南文集》 《剑南诗稿》等,后人辑录有《放翁词》 。 ( 三) 评价:南宋著名诗人。 寻背景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 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 宗淳熙十三年 () ,此时陆游已岁,在山阴闲居了年,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哪几个字能体现作者的悲愤之情?请简要说明。 提示:“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作者因主战而受排挤迫害,艰难坎坷。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它在写景上有怎样的特点?请写出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他诗句。 提示:只用六个名词组接,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请简要分析颈联中“空”和“已”的表达效果。 提示: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产生沉重的失落感。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已”字又刻画出诗人功业未成、人已将老的悲愤。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请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手法加以赏析。 提示:这两句诗是用典明志,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诗人正是以诸葛亮的《出师表》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将全诗批判的矛头集中到南宋投降派身上,用“千载”反诘,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一、阅读鉴赏 ( 一)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赏析。 好事近① [宋]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 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 注] ①本词写于作者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映”“蓑”二字的巧妙之处。 答: 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 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 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是以愉悦人心。 .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 注] [宋]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 注] 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词的上阕写梦境,下阕写梦醒后的感想,虚实对比,反差巨大,凸现了词人的失落情 怀。 .词人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词尾间接抒发感慨,身虽老而雄心仍在,于苍凉悲愤之中更见豪壮之气。 解析:选 项,“一动一静,以动衬静”表述错误,“动静结合”或“动静互衬”,常用于实景描写,这里作者写的是梦境,属于虚写。项,“间接抒发感慨”错,应该是直抒胸臆。 .本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

文档评论(0)

187****5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