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金属工艺 历史由来 历史梗概.doc

中国传统金属工艺 历史由来 历史梗概.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名目:龙泉宝剑锻制技艺 2006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浙江 编号:Ⅷ-37 2007年6月命名国家级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沈新培?男?1948年生人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 浙江省龙泉市 龙泉宝剑历史梗概 龙泉宝剑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金属工艺品之一,是中国传统名剑之一。产于浙江省龙泉市。龙泉宝剑始创于春秋时期。当时越国铸剑名匠欧冶子和吴国名匠干将应楚王之命,制作铁剑3把,即“龙渊”、“泰阿”、“工布(一作市)”。据浙江龙泉县志记载,龙泉古为越国属地,位于秦溪山麓,山下湖水清冽,因欧冶子铸剑于此,故称剑池湖,又名龙渊。唐代为避高祖李渊之讳而改称龙泉。因而后人将龙渊剑改称龙泉剑。 图1剑池碑文 图2剑池亭额 图3剑池遗址 图4剑池遗址外景 春秋战国时期,欧冶子于龙泉秦溪山麓冶剑。《百越先贤志》载:欧冶子“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泰阿’、‘工布’”。龙泉原名龙渊,因剑而得名,唐代讳“渊”,改名龙泉。龙泉宝剑由此名扬天下,龙泉亦成为宝剑之代名。自欧冶子之后,龙泉铸剑技艺递代相传,逐步形成“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特色。秦代至唐代,屡遭战乱,炼剑业时兴时衰。到北宋大观年间,里人何执中任相,极力提倡炼剑,故炼剑业盛极一时,剑铺林立,比比皆是。当时龙泉有一条街,就叫做剑铺街,其名沿续至今。之后制剑业因种种原因,兴衰不定。解放初,制剑业又复兴盛。并为毛泽东、邓小平、杨尚昆、乔石、乌兰夫、尼克松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首脑及国内外知名人士制作个人藏剑,受到极高赞誉。杨尚昆、乌兰夫、李德生、张爱萍等领导人及各界名人都为龙泉宝剑题过词。 图5欧冶子像 图6欧冶子庙内景 春秋战国时代,制剑术以吴越地区最著。古人言:“吴粤(越)之剑,迁乎其地弗能为良,地气使然。”龙泉产铜、铁,以制剑名师欧冶子为始祖的龙泉宝剑乃铁剑之魁。北宋咸平初年,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杨亿在《金沙塔院记》中称:“缙云西鄙之邑曰龙泉,实欧冶铸剑之地。”南宋嘉定三年(1210),何澹撰《龙泉县志》载:“近境有剑池湖。湖,世传欧冶子于此铸剑,其一号龙渊,以此乡名。”元至正十七年(1358)十月,宋濂《龙渊义塾碑》称:“龙渊即龙泉,避唐讳,更以念今名。相传其地乃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明万历《桥苍汇纪?地理》记龙泉县“山南为秦溪,剑池湖在其阴,周围数十亩。湖水清冽,时有瑞莲挺出。旁有七星井,为欧冶子铸剑之所,今为官田,井尚在,夏日饮其水,寒流侵齿骨。”今古井犹存一口,旁有欧冶子将军庙及剑阁(阁在“文化大革命”初被毁,现已重建)。历代剑匠因敬仰欧冶子,每年端午节皆往剑池湖(井)挑水淬剑。每铺于当日精制剑两把。欧冶子制剑之业在龙泉递代相袭。至今,香港的“万剑山庄”还保存着元、明清及民国初年的龙泉宝剑。近年在安徽巢湖及浙江永嘉等地亦发掘到清代的龙泉剑。 清乾隆十三年(1748),铁匠郑义生于城镇东街开设剑铺,招徒授艺,运用中国传统的熔化生铁灌注熟铁的“灌钢”冶炼法制作刀剑。所炼刀剑不易生锈,剑刃锋利。清道光年间(1830年前后),龙泉廖太和剑铺精于镂刻工艺,继承战国时期装饰风格,名噪一时。清咸丰八年(1858),太平军驻扎龙泉旬日,需补充大量刀剑武器,剑匠郑义生第四代孙郑三古剑铺,剑质上乘,应接不暇。光绪初,有周国华(乳名六儿)、周国荣(乳名五儿)、周国贵(乳名老九)拜千字号剑铺郑文轩(郑三古之子)为师。满师后,周国华单独开设万字号剑铺。 清末民国初期,县城沿溪北岸一条街,从天妃宫(今新华电影院)至官仓巷口,剑铺相连叮噹之声,昼夜不绝。剑铺有千字号、万字号、壬字号(沈广隆)、金字号(吴继德,万字号徒弟)、永字号(潘显明,千字号徒弟)、禾字号(徐春德,千字号徒弟)、周国贵等7家。其中,千字号(郑志成)、万字号(周子望)和沈广隆(沈庭璋)被称为龙泉宝剑3大名家。各家剑铺除炼剑有专门技师外,还聘请装潢师镂刻剑身图案,制作剑柄、剑鞘,使宝剑从剑质到外观相得益彰。民国19年秋,全国国术馆在南京举行国术比赛,30把龙泉剑被评为最佳剑,列为奖品,赠给武术表演优胜者。龙泉宝剑独步东南,名声大震,产品行销全国。为民国时期制剑业的鼎盛期。 抗日战争开始后,沪杭等地商贾和省级机构内迁龙泉,手杖剑(时称“司的克”)成为士绅官贾时髦的必携品,剑铺经营颇为兴隆。 解放后,人民政府关注传统工艺品生产。1956年,个体剑铺组成宝剑生产小组,隶属铁器生产合作社。1961年成立宝剑生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