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朱敦儒赏析习题及答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相见欢》朱敦儒赏析习题及答案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赏析】 题型: 【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原诗】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 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 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 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请 悲伤的风把我的泪吹到扬州吧。 【作者】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著有《岩壑老人诗文》 ,已佚;今 有词集《樵歌》 (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主旨】 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心 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以及比离愁更让人痛苦的亡国哀思。 【名句赏析】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古人说“秋士多悲” 。 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 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 罩在恹恹的夕阳中。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 的国破家亡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 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 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 重的。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 又一次的 “衣冠南渡”。“几时收”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这种 “中 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 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 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 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请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 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这首词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 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下片前面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 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 后面用拟人的方法, 请托 “悲风”把泪吹到扬州去, 含蓄深沉地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并为全词奠定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的句子是: 万 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2、回忆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国土恐难收复的担忧、无奈、沉痛之 情的句子是: 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 ? 3、朱敦儒的《相见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 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诗句是: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 州 。 二、选择题: 1、下列对 朱敦儒的《相见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此词是作者南渡后登金陵城上西楼眺远时,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全词气魄 宏大,寄慨深远,凝聚着当时广大爱国者的心声。 B、《相见欢》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词人之所以捕捉“万里夕阳垂 地大江流”的意象,是用落日和逝水来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 C、词的下片回首中原,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 收复中原的心志 。“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簪缨散”,说他 们在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 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D、结尾一句, 用拟人化的手法, 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 【解析】C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 2、下列对周敦儒的《相见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促南逃金陵,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

文档评论(0)

一千零一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