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苏轼(4)浪漫的实干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四、浪漫的实干家 前导言: 一座被洪水浸泡两个多月的城市,在他的指挥下成功脱险;一个被誉为 “城市眼睛”的 湖泊,在他的治理下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为了灾民,他不惜违背对朋友的承诺;为了解 困,他宁愿帮助可怜的被告自我解赎。一段段不期而遇的浪漫事,一个得心应手的地方官。— — 《浪漫的实干家》 画外音: 苏轼在朝廷中的为官之路历经磨难、波折不断,而在地方上的任职则可以说是得心应手、 驾轻就熟。以 “黄州被贬”作为一个分界线。之前,他先后在密州、徐州、湖州担任过知州; 之后,他先后在杭州、扬州、定州等地担任过知州,在地方担任一把手的时间总共有十几年。 在地方任职期间,苏轼完全没有了在朝廷里任职时的火爆脾气,而是踏踏实实办事、认认真 真为官,赢得了民心、做出了成绩。而其中又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浪漫事发生在他的周围。那 么,苏轼在地方任职期间到底做出了怎样的“丰功伟业”?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浪漫故事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四集《浪漫 的实干家》,敬请关注。 康震: 苏轼做官有个特点:在中央做官,要么是像翰林学士这样的高级政治顾问,要么是像礼 部尚书、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这样的国家很重要的部门的一把手;在地方做官也是做知州这 样的行政一把手。他在中央做不了官,为什么呢?一争二争三争的,就给他从中央挤出去了。 他到了地方之后,反而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苏轼做过这么多的地方官,最为出色的政绩, 最能体现他这个苦干、实干加巧干,或者说苦干、苦干、实干加浪漫的这个特点的是两件大 事。这两件事都跟水有关,第一是在徐州做知州的时候抗洪抢险。这是水多了、泛滥了、成 灾了。在西湖,在杭州治理西湖,这是什么呢?这是淤泥多了,把水给堵住了。这两件事情, 苏轼都干得漂亮。有苦干的精神,有实干的效果,有浪漫的情怀。这是他做地方官,跟别人 比起来最大的一个特点。先说徐州,苏轼在宋神宗熙宁十年,四十二岁的时候做了徐州知州。 他一到徐州,就让黄河给他了个下马威,黄河发大水了,把徐州城给围了。水位很高,有 高呢?将近有三丈高。高出城内的地面,高出将近两丈。这非常危险,城墙如果老让水这么 泡着,就泡酥了,泡成酥饼了。那水就冲到城里来了,这怎么办?苏轼这时候,能够看出他 临危不乱、果断的素质。 他做了几件事。第一,首先是要稳定人心。这水一来,这城里边有钱人都想跑,苏轼告 诉他们说,你们谁都不能跑。你们要是都跑了,人都跑光了,谁还守城啊?我可以保证,只 要我在这儿,我还活着,水就进不了城。一锤定音,人都不走了。第二,光说不练不行,紧 急调了五千个民夫修城墙,加固城墙。可是根本不够用,怎么办?苏轼戴着斗笠、披着蓑衣、 拄着木杖,去请驻扎在徐州的北宋的禁军。我们知道北宋的禁军直接听命于皇帝,你别的人 是不能随便乱调动的。这时候苏轼哪还管得了这个啊,去了找着那军队的队长,跟他说,你 再不来帮着我们加固这城墙,这城就完了。这队长也很明事理,说大人如此尽力,小人们自 当奋先。带着他这些士兵赶修、抢修了一条长堤。什么叫长堤呀?就是在城墙的内侧又加了 一道长堤。加得太及时了。第二天,外城墙就被冲垮了。要没修这长堤,徐州城就完蛋了。 第三,苏轼还得巧干。你光修堤不行,你猜他想什么办法?他用那大麻袋,里边装上草、石 头,然后这徐州城的城墙都有排水道,有六个很大的排水道,这些排水道如果洪水进来是很 麻烦,但是你在里头堵是堵不住的。他把这些大麻袋从城的外侧塞住,这个水,洪水使劲地 拼命挤压这些麻袋,死死地压在这排水口上,永远也不会漏的。又把公私数百艘船全部调用 起来,把这些船拴在城墙外边,漂在水上,可以减少水浪、洪水对城墙的直接的冲击。这叫 科学你知道吗。光修长堤那谁都能想到,你得想出巧妙的办法,来防止把城墙给冲毁了,减 缓它的力度。 城里头险象环生,城外头就更甭提了。为什么呀?洪水一冲,什么都没了,死了很多人, 还有很多灾民,怎么办呢?苏轼让人拿着粮食,坐上船到各处去救灾民。他自己,我刚才说 了,穿着雨衣,拄着手杖,穿着草鞋,就住在城墙头上,天天不回家。渴了喝口凉水,饿了 吃块饼子,死死地抵抗了七十多天,愣把这水给等退了。黄河恢复了故道,这水就由着黄河 故道进入大海了。徐州的洪水之围就算是解了。叫一般人来讲,这就行了,赶紧调动吧,省 的下回水再来了再受这罪。没有,苏轼要防患于未然。他知道,这黄河发大水,每过个五六 十年就得来一回,所以他紧急上报朝廷,要求加紧拨款,他要修一道结结实实的、长久的建 筑,而不是临时的长堤。钱也不是那么好拨的,求爷爷告奶奶,拖了很多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