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4同步精练:11廉颇蔺相如列传.docx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4同步精练:11廉颇蔺相如列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 4 同步精练: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课后一起巩固 随堂演练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第 1~4 题。 蔺相如者 ,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 .. 赵惠文王时 ,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 ,使人遗赵王书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 ... 廉颇诸大臣谋 : 欲予秦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 ;欲勿予 ,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 ,求人可使报秦者 , . 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 :“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 : “何以知之 ?”对曰 : “臣尝有罪 ,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 :‘君何以知燕王 ?’臣语曰 :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燕王私握臣手 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 ,故欲往。相如谓臣曰 :‘夫赵强而燕弱 ,而君幸于赵王 ,故燕王欲结于 君。今君乃亡赵走燕 ,燕畏赵 ,其势必不敢留君 ,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 请罪 ,则幸得 ... 脱矣。’臣从其计 ,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有智谋 ,宜可使。 ” 于是王召见 ,问蔺相如曰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 之璧 ,可予不 ?”相如曰 :“秦强而赵弱 ,不 .. 可不许。 ”王曰 : “取吾璧 ,不予我城 ,奈何 ?”相如曰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 予赵城 ,曲在秦。均之二策 ,宁许 以负秦曲。 ”王曰 :“谁可使者 ?”相如曰 :“王必无人 ,臣愿奉璧往 . 使。城入赵而璧留秦 ;城不入 ,臣请完 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 徒 :白白地。 . 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伏 :趴伏。 C.均之二策 ,宁许 以负秦曲 许 :赞许。 . D.城不入 ,臣请完 璧归赵 完 :使 完好无缺。 . 答案 :C 解析 :C 项 ,“许 ”,答应 ,许可。 2. 导学号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含义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舍人 ”,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 ,犹称公子。 B. “大将军 ”,古代各朝经常设置的武官职名 ,多为高级军事指挥甚至最高军事统帅。 C. “斧质 ”,古代一种处置罪人的酷刑。 置罪人于砧板上 ,以斧斫之。 “质 ”,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D. “寡人 ”,即为寡德之人 ,是古代君主、诸侯王、权臣对自己的谦称。 答案 :D 解析 :D 项 ,“寡人 ”不是权臣的谦称。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当赵国得到楚和氏璧时 ,秦昭王遗书欲以十五城换取和氏璧。给还是不给 ,这是摆在赵国面 1 / 7 2017-2018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 4 同步精练: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的两难问题。 B.秦派使者送信 , 按照外交礼节 ,赵应派使者回复 ,但满朝文武找不到一个可以出使秦国的人 , 这是蔺相如出场的背景。 C.缪贤在赵国确实没有可出使秦国的合适人选时推荐了蔺相如 ,可见当时赵国并不注重人才 , 致使国力弱小。 D.蔺相如认为 ,秦强赵弱 ,国家实力的差距决定了和氏璧不得不给。在决定给秦国和氏璧后 , 又许下诺言 :完璧归赵。 答案 :C 解析 :C 项 ,“当时赵国并不注重人才 ,致使国力弱小 ”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臣尝有罪 ,窃计欲亡走燕。 (2) 王曰 :“取吾璧 ,不予我城 ,奈何 ?” 参考答案 :(1) 我曾经犯有罪过 ,私下打算逃到燕国。 (2) 赵王说 :“拿走我的璧 ,不给我城 ,怎么 办?”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第 5~6 题。 ① 八公山忆廉颇 [宋 ]李曾伯 在楚犹在赵 晚年犹矍铄 ,劲气肯消磨。 非老无能也 ,如时不利何。  ② ,始终同一颇。 ③ 汉皇还拊髀 ,用壮莫蹉跎。 注 ①廉颇墓在今安徽省寿县城北的八公山之放牛山西南坡上。 ②楚幽王四年 (前 234),楚王听 说廉颇住在魏国 ,暗中派人把他接到楚国。廉颇当了楚国的将军 ,也没能建立什么战功。他说 “我思用赵人 ”,流露出对赵国的眷恋之情。③《汉书 ·冯唐传》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 ,良说 , 乃拊髀曰 :‘嗟乎 ! 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 吾岂忧匈奴哉 !” 5.下列对这首诗有关诗句的理解分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诗歌的首联 ,写廉颇晚年成为楚国的将领 ,仍然思念为赵国尽力 ,“犹在赵 ”,和在赵国时一样。 B.廉颇一生 ,忠勇爱国 ,虽至晚年 ,仍然思念报效国家。 “晚年犹矍铄 ”是对廉颇精神的高度概 括。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5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