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主教德光中學 9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高 (綜 )一基礎地球科學科試題
範圍:康熹版 1-1-1+3-1+3-2+3-4+5-2<地科>
範圍:康熹版第 1 章全 +2-1 <化學>
適用班級: s101~s106+c101~c105 劃卡代碼: 511 附: 電腦卡 □答案卷
(1~30題為地科題 ;31~60為化學題,請劃在同一張電腦卡上,並以 511為代碼 )
一、 地科題 :共 30 題, 1-20題每題 4 分, 21-30每題 2 分共 100 分
1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密度比:地殼<地函<地核 (B)厚度大小:地殼<地函<地
核 (C) 密度比:海洋地殼<大陸地殼<地函 (D) 莫氏不連續面是介於地殼和地函之間。
2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內地核是液態的鐵 (B)地函中含有大量花岡岩 (C)地殼可分為
大陸地殼及海洋地殼兩種 (D)地殼中的物質比重較地函物質為重。
3
下列哪些界限約略等於板塊的界限?
(甲) 海陸界限、 (乙)各國國界、 (丙) 地震帶、 (丁)
火山帶、 (戊)山脈邊緣。
(A) 甲丁
(B)乙丙 (C)甲丙戊
(D) 丙丁。
4
住在臺北的王同學察覺到停電和地面開始震動的時間差約為
30 秒。他根據臺灣島南北長約
400
公里,且假設地震一發生,中寮的高壓變電所立即斷電,而估算出此次地震的震央大約落在
臺灣中部。試問王同學設定的
P 波的波速約為 (A) 0~ 1 (B) 2~ 3 (C)
5~7 (D) 15~ 30
(E)
100~150 公里 / 秒。
5. 澎湖縣的島嶼屬於: (A) 熔岩臺地 (B)層狀火山 (C) 塊狀火山 (D) 錐狀火山 (E) 盾狀火山。
6、附圖是由兩處震源所發出,從測站記錄的地震波資料,其中記錄 1 是(甲)與(乙)波到達的
時刻,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紀錄 1 中(甲)波為 P
波 (B)紀錄 1 中(乙)波為 S 波 (C) ( 乙)波僅可以在
固體中傳播 (D) 紀錄 1 的測站比紀錄 2 的測站距震
源較遠 (E) 若 (甲 )波波速為 6.0 km/s,(乙)波波速為
3.5 km/s,則紀錄 1 的測站離震源距離為 30.4 km
1
7-8 為題組 :
前文 :地殼是地球外層的一層薄殼,是固體地球的最外層,可進一步區分爲上地殼花崗質岩
層,VP 爲(5.9~6.3)km/s;中地殼花崗閃長質—閃長質岩層, VP 爲(6.4~6.7)km/s;下地殼玄武質岩—變質玄武質岩層, VP 爲( 6.8~7.6)km/s。中、下地殼間的介面是 C 介面,即康拉德間斷面( Conrad discontinuity)。由於中、上地殼在大洋區往往缺失,
故康拉德面在全球是一個不連續的介面。且在
外核 [(液態 ), 2900~5150 km]和深內核 [(固態 ),
5150~6370 km 深]之交界線稱為雷氏不連續面 (Inge Lehmann):
圖 2
7、 (甲)矽鋁層; (乙 )軟流圈; (丙)矽鎂層; (丁)外核。上述地球分層由地心向地表方向排列,
1
正確順序為何? (A) 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 丁乙丙甲 (D) 丁乙甲丙 (E) 丙甲乙丁
8、
如圖 1
是大陸與海洋地殼的示意圖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圖中甲的部分為矽鋁層
(B)圖中乙的部分為矽鎂層
(C) 丙面為莫氏不連續面
(D) 丁面為古氏不連續面
9、
如圖 2
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的示意圖,可穿透地球內部的外核到達圖中甲處的地震
波是屬於哪一種? (A)縱波的 S 波(B)橫波的 S 波 (C) 縱波的 P 波(D) 橫波的 P 波。
10-12 為題組、下圖為簡單的多站定位法,依次算出
各測站和震央的距離 D。再以各測站為圓心, D 為
半徑畫圓,求出震央位置。
10、至少需要幾個測站的資料,才能找出震央的位
置? (A)2 站(B)3 站 (C)4 站 (D)5 站。
11、求出的震央最靠近: (A) 嘉義 (B)阿里山 (C)
高雄 (D)臺東。
12、以測站為圓心 ,D 為半徑畫圓的目的為何? (A)
因不知道震波的速度 (B)因不知道 震波能量的
大小 (C) 因不知道震央離測站的遠近 (D) 因不知
道震波傳遞和測站的相對方向。
13、下圖為世界上某一地區的板塊運動示意圖 (白色箭頭
指示板塊運動方向),下列何者是圖中甲的正確名
稱? (A) 莫氏不連續面 (B)火山島弧 (C) 軟流圈
2
中洋脊 (E) 海溝
14-15 為題組
14、如在丙處岩漿凝固形成的是選二項 (A)火山岩 (B)深成岩 (C) 花岡岩 (D) 玄武岩 (E) 流紋岩。
15、附圖為地震波傳到甲~戊五個測站的走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