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特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特点 静脉注射是临床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医疗水平和输液要求的不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功。相比之下,掌握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技巧则更困难。做到一针见血,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又为治疗和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与否与下列几点密切相关。 一 小儿头皮特点 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血液可以通过侧支回流于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至心脏。因此,顺行和逆行进针都不影响静脉回流。对付不同血管,有不同的对策: 1额正中血管:一般看不清,只能摸着该处有条沟.摸清楚该处血管走向,左手拇指和中指压迫血管两端,绷紧皮肤,右手持针,进针角度20-30度吧,对准血管方向,由浅入深,进针宜慢,空虚感较强,或是见回血后压平角度平行推入,注意此时推入角度也别太平. 2额前毛细血管:像头发丝样的,只可隐约见到红色丝样的血管,选项用四号半头皮针,别看这些血管小,进针角度也不用太小,按我经验,进针角度也可大,10度左右,对准血管由浅入深,见回血后,平推针梗少许,若不平推也行,只要回血通畅,少有外渗.而且滴速不会比五号半的慢. 3两侧粗大血管:我们形容是头皮里的水龙头,固定患儿侧卧(制动患儿头部相当重要,是穿刺成功的一半),寻找按压血管,使血管充盈,左手绷紧穿刺静脉两端,若不是很充盈,皮肤可以不用太绷紧,右手持针,进针角度可大,20-30度,对准血管,由浅入深.这种血管回血不一定好,但落空感强,有回血或有落空感,可压平角度推入足够长针梗,要不然虽然回血好,也会渗会肿.对付这种血管,关键是要摸清血管走向,推入足够长度针梗.深浅不要去管它.以回血和落空感为准. 4不是很细也不是很深的但是比较清楚的血管:尽量使血管充盈后,在拟进血管处的后0.3厘米皮肤处进针角度小,5度左右,角度也别太小,太小了角度进针,会阻力好大,而且进了针后不好挑血管.5度左右进针后再压平角度挑血管,见回血后平推针梗.注意啊,别推破了血管啊,没把握的情况下就阴着点指尖推进少许就行. 5骨缝处深血管和肥胖小儿血管:一般比较粗,摸准了方向后,进针角度要大,对准血管由浅入深,见回血后压平推针.不能见回血后就不进针,要不然虽然回血好也会渗会肿.大多数肥胖患儿在深血管没把握的情况下可以耐心找头皮上的丝样的毛细血管. 二 操作者的心理 操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正常稳定、轻松的情绪,多与小儿及家属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增加信任感。对于基层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小儿就诊往往会有多个家属陪同,加上患儿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分疼爱等因素 易造成操作者较大的心理压力,以至求胜心切,过度紧张而适得其反,最终操作失败。操作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无论面对怎样的处境都应具备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保持沉着冷静,克服紧张慌乱情绪。作为小儿家属往往容易感情用事,甚至操作前就开始唠叨,要求操作者一次操作成功,万一失败往往不理解,甚至言辞激烈,护士应主动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向他解释:“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有一定难度的操作,但请相信我们会尽力做好,尽量减少孩子的痛苦,如果你们配合好的话,我相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会更高”。 三 光线强弱 一般明亮、自然光线最佳,光线太暗,瞳孔散大,眼睛容易疲劳、眼花,看不清血管;光线太强,瞳孔缩小,眼睛容易刺痛,影响穿刺,晚上及阴暗天气可借助100~150W灯位于操作者前方,距穿刺部位40~50cm。此时灯光对眼刺激小,静脉暴露较好,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四 药液配制 在没有穿刺成功之前,液体内不要先配入药液,以免在排空气及多次穿刺时浪费药液,剂量不准确而影响治疗,待穿刺成功后按医嘱所需加入药液。 五 小儿头部固定 在穿刺时,小儿头部固定正确与否决定穿刺成功率,固定时助手或家属双手抱住小儿颧骨、颊部及下颌部,双肘为支撑点,小儿双手位于助手双手下,固定住小儿头部,不要压住小儿躯体及四肢,以免增加抵抗力而不易固定。 六 进针手法 小儿头皮静脉宜采用直刺法,针尖斜面朝上通过皮肤直接刺入静脉。进针角度以前额正中静脉、额浅静脉、颞浅静脉为5°~15°,头顶静脉、颅骨缝间静脉、耳后静脉、眶上静脉为15°~30°。掌握穿刺过程中的力度和速度得当,进入皮肤时用力稍大、速度要快,切忌针尖斜面在表皮与真皮之间停留,引起疼痛剧烈及进针不畅,进入皮下后放平针头,针头与血管平行,用力轻稳、速度宜慢(否则易穿破血管),直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根据血管的曲直走向再平行血管送针少许。若患儿重度脱水,头皮血管较瘪,回血较慢或不回血时,可于进血管后捏一下头皮针导管即可见回血或穿刺前用5 ml的注射器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