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围岩隧道边墙开裂后控制变形方案.docx

软弱围岩隧道边墙开裂后控制变形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X隧道边墙开裂后控制变形方案 一、 编制依据 1、 《新建铁路XX至XX线施工图设计文件》 2、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 2005? 160号 3、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4、 我单位及其他施工单位以往施工中总结的经验 二、 工程概况 2.1工程范围 XXX隧道设计为两座单线,起止里程为 DKXXX+XXXDKXXX+XX右线 隧道 DyKXXX+XXXDyKXXX+XXX全线长 XXXXXX (右线长 XXXXXX) 我项目部承担XXX隧道XX斜井(XXXX米)、XXXX( XXXX米)、XXX斜井 (XXXX米)、XXXX斜井(XXX米)四座斜井和相应段正洞及 XXX隧道出口的 施工任务,承担正洞双线XXXX米。 2.2地质情况 进入正洞施工后掌子面揭示的围岩主要以 P1csl+SS (二叠系下统炭质板 岩夹砂岩),炭质板岩;黑色,弱风化,属软岩;砂岩:深灰色,弱?强风 化,属较软岩。该段岩层产状为N46° W/52° N薄层夹中厚层(5?15 cm)。 该段节理发育,主要发育二组节理, J1: N43 ° W/56° S,属密闭型节理, 节理间距为4?16cm; J2: N82 ° E/60 ° S,属密闭型节理,节理间距为 5? 20cm地下水较发育,岩体较破碎。 三、 引起隧道大变形的原因分析 隧道初支侵入净空后,处理拆换拱耗资巨大,延误工期,并可能留 下后患,给隧道施工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隧道初支发生大的变形,边 墙初支开裂后,及时采取控制变形的措施,减少拆换拱架的频率。分析 大变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地质原因和不规范施工等。 3.1造成隧道大变形的不利因素 3.1.1隧道地质状况差,炭质板岩表面光滑如镜,粘结力差。 3.1.2该隧道为高地应力隧道,受地应力影响,变形较大。 3.1.3施工质量较差,锁脚锚杆长度不满足要求及锚固不牢固。拱 架螺栓没有上齐扭紧,造成拱架借口出变形难以控制。 3.1.4施工干扰大,洞内爆破对围岩造成多次扰动。 3.1.5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较远,初支后暴露时间太长,没有及时进 行衬砌施工。 3.2地质条件对大变形的影响 3.2.1隧道岩层构造复杂,存在软弱结构面,因为尽管软弱结构面 是连续的尚未断裂,但隧道开挖后其应力关系的调整若与节理产状组合 不利,很容易被切断造成滑动。隧道开挖前尚连续的结构面,在隧道开 挖后,由于开挖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及应力重新调整分布, 围岩会产生裂 隙,围岩水补给充分,更易软化,大变形。 3.2.2隧道穿越断层及其挤压破碎带结构地层中,开挖后,围岩应 力释放,承压快,则易失稳坍落。在软弱结构面发育的情况下,或泥质 充填物过多,易发生较大的变形。 对于炭质板岩的地层,隧道施工更应注意,因为板岩抗剪强 度很低,受本身原生、构造节理及开挖临空面的影响,隧道围岩被交织 切割成独立的不稳定的岩体,而板岩层面光滑平坦,磨擦力小。 3.3不规范施工对产生大变形的影响 331施工中上、下台阶拉的过长,初期支护做的不及时,钢架未 及时落脚,封闭成环; 3.3.2施工工序间距安排不合理。各工序时间拉的较长,岩层暴露 时间过长,引起围岩松动; 施工方法与工序选择不当,施工单位为了抢进度、求效益, 不按技术要求与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采用钢支撑时,支撑架设质量欠佳,联接不够牢固,纵向连 接筋焊接质量差,不能满足围岩压力所需要的强度要求; 3.3.5爆破作业不当,用药量过大,对围岩二次扰动大; 3.3.6 锚杆长度、数量不够,位置不准,连接不牢,施工不及时。 锚杆的安设位置、数量及长度应根据围岩的层理厚度及节理产状现场确 定,确保锚杆锚固在稳定的岩体上,而不是单纯的根据设计施工。 (例 如图3-1锚杆未能锚固在稳定的岩体上)。 3.3.7锚杆安装质量必需要保证,由于现行的规范把拉拔试验作为 控制和检验锚杆质量的一个主要手段,而如图 3-2中孔底无水泥砂浆, 但现场拉拔试验是合格的, 实际上锚杆根本不起作用, 具有一定的欺骗 性。 四、边墙开裂后控制围岩进一步变形施工方案 我工区施工段软弱围岩采用弱爆破开挖,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不同 的地质情况,分别采用微台阶法开挖、留核心土开挖的方法。 XXX隧道为高 风险隧道,存在大变形的可能。结合初支外观及边墙收敛量测数据,如边 墙出现开裂,且边墙收敛累计值达 15cm时,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进行控 制围岩进一步变形。 4.1加快二次衬砌进度 如果衬砌人员、设备及材料能够保证,且变形段具备衬砌的空间,应 立即调整工序,安排衬砌台车跳组至变形段,立即进行衬砌施工 ,控制围 岩变形进一步发展。该方法简单有效,即能节约处理变形的成本,又能保 证施工安全。 4.2边墙进行径向注浆加固 利用洞内施工台架,在初支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