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
第2章 对环境的感觉
2.3-1 耳和听觉——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目录
TOC \o 1-3 \h \z \u 1
3
4
5
7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1.耳的结构
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如下图所示,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的。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半规管。其中,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
2.耳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结构
功能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道
传导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撞击鼓膜
鼓膜
接收声波并产生振动
鼓室
与咽鼓管连通
听小骨
放大振动并把振动传递到耳蜗
咽鼓管
与咽部相通,平衡鼓膜内外的压强,保护鼓膜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把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即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前庭
内有位觉感受器,可感受头部位置变化;保持身体平衡
半规管
3.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波(通过耳廓收集)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振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受到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影响听觉的因素
(1)人的听觉与年龄有关:听觉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不灵敏。
(2)人的听觉与听觉器官有关:听觉器官的某一部分受到损伤,会使听力下降,甚至失聪。
5.耳的位觉功能
(1)耳有保持身体平衡作用的原因:内耳的半规管、前庭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感受器。
(2)晕车、晕船、航空病的原因:位觉感受器过于敏感,且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
【教材剖析】[思考与讨论]P54
1.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传导振动的结构损伤,如鼓膜、听小骨等受损;二是相关神经损伤,如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等受损。
2.当遇到巨大的声响时,用双手捂紧双耳,这是防止强烈的振动传到鼓膜,把鼓膜震破。中耳通过咽鼓管最终与口腔相通,可以平衡鼓膜内外的压强,张开嘴可以使内耳与外界的压强相同,从而保护鼓膜,不至于使它因内外压强差太大而破裂。
耳朵的结构及听觉形成过程
(1)耳的结构
(2)听觉的形成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思考】人的听觉在一生中会发生变化吗?
(3)影响听觉的因素。听觉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变得不敏感。
听觉器官的一部分受到损伤,会使听力下降,甚至失聪,如: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会产生传导性耳聋,鼓膜破裂会造成失聪,其原因主要有患急性中耳炎时没有及时诊治,因巨声或被打耳光形成内外压力差等。耳蜗、听觉中枢及有关听觉神经的损伤,会导致神经性耳聋。
【例1】人的听觉产生于( )
A.鼓膜 B.耳蜗 C.听觉中枢 D.听觉感受器
【答案】C
【解析】鼓膜的振动是由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而引起的,然后鼓膜的振动通过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再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所以人的听觉产生于听觉中枢。
【例2】听觉形成的过程是( )
A.声波——外耳——中耳——耳蜗
B.声波——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
C.声波——鼓膜——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
D.声波——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听觉的形成过程,根据耳的结构可得出听觉的形成过程为:耳廓收集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内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便将振动转换为神经冲动,再把这种信息通过听神经传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重要提示】听觉形成过程,从听觉感受器接受信息后传到听神经:最后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是经常考查的内容。有时表示为:声波→外耳一中耳→内耳→听神经→听觉中枢。
【常考1 耳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
【例1】(2018福建中考)耳结构中听小骨的作用是( )
A.收集声波 B.传导振动 C.感受刺激 D.产生听觉
【答案】B
【解析】将声波转换成振动的是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导到内耳,耳蜗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可见听小骨能够传导振动。
【重要提示】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听觉将会受到影响。
【例2】(烟台中考)燃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答案】B
【解析】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从而导致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会压破鼓膜使听力受损。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1.1.1 新生命的诞生——人的生殖系统、受精和妊娠(解析版).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1.1.1 新生命的诞生——人的生殖系统、受精和妊娠(原卷板).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1.1.2 新生命的诞生——胚胎的发育、分娩和养育(解析版).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1.1.2 新生命的诞生——胚胎的发育、分娩和养育(原卷板).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1.2 走向成熟(解析版).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1.2 走向成熟(原卷板).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1.3.1 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的生长时期(解析版).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1.3.1 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的生长时期(原卷板).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1.3.2 动物的生长时期——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解析版).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1.3.2 动物的生长时期——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原卷板).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2.3.1 耳和听觉——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原卷板).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2.3.2 耳和听觉——声音的特性和噪声污染(解析版).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2.3.2 耳和听觉——声音的特性和噪声污染(原卷板).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2.4.1 光和颜色——光的传播(解析版).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2.4.1 光和颜色——光的传播(原卷板).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2.4.2 光和颜色——光的色散(解析版).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2.4.2 光和颜色——光的色散(原卷板).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2.5.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解析版).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2.5.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原卷板).docx
- 2021届 浙教版 初中科学 7年级下册 2.5.2 光的反射和折射——平面镜成像(解析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