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先师孔子课件1.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先师孔子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第 1 课 先师孔子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课程标准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 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内容解读 1. 把握孔子的主要生平事迹。 2. 了解孔子的政治和教育思想主张。 3. 理解孔子和其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一、孔子的主要活动 1 .教学活动 私人办学 的先河。 孔子 30 岁左右时,收徒授业,开创了 _________ 2 .政治活动 (1) 孔子治鲁:孔子曾经是齐国贵族的家臣,回到鲁国后又 司寇 。 曾担任 _____ (2) 周游列国:从政失意后的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 扬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屡遭冷遇。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3 .退修诗书 晚年的孔子收集古代的文化典籍,整理成《诗》《书》 礼 》《乐》《易》《 _____ 春秋 》等 “ 六经 ” 。 《 ___ 二、孔子的主要思想 1 .仁者爱人 爱人 ;但 “ 仁 ” (1)“ 仁 ” 的含义: “ 仁 ” 最基本的含义就是 “_____” 等差 的爱,由亲及疏,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 是一种有 _____ 的。 忠恕 之道:孔子认为要实现 “___” (2)“_____” 仁 ,就要遵守 “ 忠恕 ” 之道, “ 忠恕 ” 就是推己及人。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2 .克己复礼 周礼 。孔子认为 “ 礼 ” 在社会生 (1)“ 礼 ” 的含义: “ 礼 ” 是指 _____ 活中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没有 “ 礼 ” ,就无法分辨君 臣、上下、长幼之序。 正名 的主张。 (2)“ 正名 ” 主张:为维护 “ 礼 ” ,孔子提出 “_____” 孔子认为要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 面,就要恢复周礼的权威,使社会能够君臣有别、长幼有 序,于是,他以 “ 礼 ” 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3 .中庸之道 仁和礼 ,就必须遵循 _____ 中庸 之道,中庸是 孔子认为要实现 _______ 最高的品德;中庸还要求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 地加以调和,使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4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的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 “ 有教无类 ”“_________” 启发式教学 的原则。 教育思想;提出了 ___________ 三、 “ 万世师表 ” 1 .对中国的影响 主流 西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 _____ 思想 ,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被尊为 ________ 万世师表 。 _____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2 .对世界的影响 儒家文化 并成为其传统文 (1) 亚洲: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 _________ 化的组成部分。 (2) 欧洲:儒学在 18 世纪后传到西欧,法、德等国的先进 伏尔泰 十分推 思想家们从中得到很大启发。启蒙思想家 _______ 崇孔子的学说,认为德治思想使中国国泰民安。 儒学传到西欧是在 18 世纪以后,因此,文艺 复兴运动并未受到儒学的影响,而启蒙运动受到了儒学的 影响。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拓展 1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世 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不断升温,“孔子热”已经成为一道 亮丽的文化景观。你如何认识这种文化现象? 答案 (1)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已渗 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对中国人的影响至深。 (2)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使国 人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需要表明自己民 族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这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 化的强烈愿望。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拓展 2 阅读下面材料: 颜渊问仁。子曰: “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 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论语 · 颜渊》 上述材料表明,孔子是怎样看待 “ 仁 ” 和 “ 礼 ” 的关系的? 答案 “ 仁 ” 和 “ 礼 ” 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 “ 克己 复礼 ” ,才能实现 “ 仁 ” 。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拓展 3 下图为北京孔庙大成殿清康熙帝所题的 “ 万世师表 ” 匾额 材料中康熙帝题 “ 万世师表 ” 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利用孔子的思想维护统治。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孔子的思想 【 角度 1 】 ? 从孔子 “ 仁 ” 的思想角度分析 提示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 使社会生产、生活遭受严重破坏。同时,各诸侯国的统治 者因连年战争而不断加大对人民的搜刮、剥削。在这种状 况下,人与人

文档评论(0)

大宝&小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