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部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纷繁芜杂,扑朔迷离,但提纲挈领,一言以
蔽之,我以为似乎有两大周期律在深刻影响着她的兴衰和命运。第一个周期
律,就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在该书第一页所开宗明义揭示出的: “话说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讲的是国家的统一和分裂问题;另一个周
期律就是则是黄炎培先生提出的 “历史周期律”,说的政权更替和改朝换代问
题。历代执政者无不幻想江山永固,并为之未雨绸缪,竭尽全力,但结果却是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改朝换代,成为千古定律。
黄炎培先生提出的 “历史周期律”,不过寥寥数语,也并非是一种经过严
密论证的系统理论。但我认为,它是一个基于深刻历史洞察和直觉的伟大思
想,当时就令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之折服,至今仍振聋发聩。它是任何一个执政
者不能回避的问题。时过 60 多年后的今天,全面探讨 “历史周期律”的特
点、成因以及消解之道,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历史周期律”的提出背景及其主要特点
“历史周期律”的提出者黄炎培(1878——1965),是近现代著名的民主
人士,教育家。他字任之,字任之,号抱一,上海川沙人。前清举人,1905 年
加入同盟会。民国初,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1916 年组织职业教育研究会,
1917 年创建中华职业教育社,设中华职业学校。1927 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以
“学阀”罪通缉黄炎培,黄遂逃亡朝鲜和日本,进行考察。回国后撰写《朝
鲜》和《黄海环游记》两书,以朝鲜亡国的痛苦告诫国人,并向蒋介石面陈日
本图谋侵华日亟的形势。 “九一八”事变后,创办《救国通讯》杂志,主张抗
日救国。1932 年以中国国难救济会名义通电全国,要求国民党归政于民,召开
国民会议,团结抗日。1937 年任国防会议参议员,1938 年为国民参政会参政
员。1939 年发起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 年代表职教社派参加中国民主政团
同盟(1944 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担任首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旋于是年
辞去主席职务。历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第一、二、三届中央委员会常
委。1949 年 2 月,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潜走香港,转道北上参加新政协筹备
工作,并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出席新政协。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
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
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
员会主席等职。
1945 年夏,为恢复陷于停顿中的国共和谈,他与其他五名参政员一起飞赴
延安(黄 1938 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毛泽东率领在延安的几乎所有中共领
导,赴机场迎接黄炎培一行。在延安,受到了中共友人的热诚接待。在延安,
黄目睹了解放区崭新的气象和军民的精神风貌,深为振奋,他感到这似乎是与
自己的理想境界不远了。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黄与毛泽东进行了长达十几个
小时的促膝谈话,返回重庆后由夫人姚维钧整理和执笔,发表了《延安归来》
一书,记述下了至今被人们不时提起,或被称作 “黄氏周期率”的黄、毛对
话。
这是一场意味深长、石破天惊的对话。黄炎培说: “我生六十多年,耳闻
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
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
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
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了,就是希望找出
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面对黄炎培的疑问,毛泽东已准备好了
方案: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
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
息。”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窑洞对”。黄炎培所提出的周期律被称为 “历史
周期律”。
通读黄炎培的 “历史周期律”,可知它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周期性。也就是说, “历史周期律”是一条周而复始的历史定律,
“鹿亡秦,蛇兴汉”,兴衰治乱,循环不已。
二是普遍性。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无论哪一个朝代,无论哪一
个政权,无论哪一个执政者,没有谁能真正跳出这个周期律。正如黄炎培先生
所说: “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
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
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三是迅疾性。即所谓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短
命王朝,如秦朝和隋朝,分别只有 15 年和 29 年,可谓其兴也骤,其亡也速。
南朝 1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