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调查与思考.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调查与思考 南海实验学校小学部 卢伟明 (本文 2002 年获浙江省小学数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 论文摘要 ] 提问是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根 据笔者的观察 ,当前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以下缺失 :数量过多 ;提问面欠广 ;结果性提问、封闭性提问过多,而过程性、开放性提问过少;组织、事实类提问过多而应 用性、评价性提问过少;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由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堂 观,更新提问观念,同时应提高候答和理答技巧。 [ 主 题 词] 课堂 提问 观念 一、问题的提出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 是“教学的生命”,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为正确把握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现状, 近一年多来,笔者运用课堂临床诊察方法,随机对几所小学 1—6年级的各 5节数学课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把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提问数量 表1 各年级提问平均数统计(个) 年级一二三四五六全年级平均43.5 年 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全年 级 平均 43.5 38.5 39.5 42.5 32 31 37.8 数 课平均 43.5 个;六年级最少,平均 31个。从课堂提问数量和教学实际效果来看,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仍然存在“量多质差”的缺陷。笔者观察分析发现,各年级数学课大多存在类似“是不是”、“对不对”之类无思考价值的提问,有的课甚至多达6次以上。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提问,提问漫无目的、主 观随意; 有的只是以简单认定之类的思维要求学生,或不分主次难点, 不管是否有疑,只是一味地问,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总之,课堂教学中过多的一问 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 表面上热闹非凡, 实际上却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 (二)提问与答问对象 表2 不同类型学生答问统计 由表2可知,不同类型学生在答问机会上存 在显著差异。答问对象优生占多数,中等生明显不足,而差生则成点缀。除一年级外,其它各年级的“优秀生”都回答了教师 年级 一二三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平均 37.9 53.2 51.9 55.3 53 54.8 51.02 55.2 39 40.5 35.3 37.5 32 39.92 6.9 7.8 7.6 9.4 9.5 13.2 9.1 35.9 31.6 31.8 31.8 29.2 26.0 28.3 优中差 X2 X2( 2)0.05=5.99 X 2 (2) 0.01=9.21 极显著差异 提出的一半以上的问题,而“差生”却只能回答教师提出的大约 9%(各年级平均 值,下同)左右的问题。经统计检验,各年级不同类型学生的答问数量,其两两 差异均达极为显著的水平。 结合平时对课堂提问的观察发现, 课堂提问不但集中于少数优秀学生,而且,即便是“优秀生”,也常常集中于几个人,约占 20%的学生回答了几乎所有的课堂提问, 人为地形成教学死角, 从而使大多数学生成了听众和观众。 此外,与提问对象相联系, 教师的指答与发问方式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我们调查发现,在指答形式上,指名答、齐答约占 95%,抢答、自由答、小组讨论后由代表答等形式基本没有(表略),更有少数问题先指名再提问,大大降低 了提问的普遍性及思维的共振。在发问方式上, 所有的问题都由教师发问, 而学生几乎没有提问(表略)。师生是学问的统一体,学生不向教师提问,不是学生 没问题,而是教师没给机会,久而久之将抑制其自主性的发挥。 (三)提问类型 表3 提问类型分布 年级 一二三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平均 32.2 31.2 40 30.6 37.5 32.3 33.97 67.8 68.8 60 69.4 62.5 67.7 66.03 12.7 14.1 4 15.1 6.3 12.5 10.28 过程性结果性X2 X2( 1) 0.05=3.84 X 2 (1)0.01=6.63 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96.694.810096.5 96.6 94.8 100 96.5 100 93.5 96.9 3.4 5.2 0 3.5 0 6.5 3.1 86.9 80.3 100 86.5 100 75.5 87.98 X2( 1) 0.05=3.84 X 2 (1)0.01=6.63 极显著差异 1、过程性提问占 30%--40%,说明教师已重视过程性问题的编拟,但尚显不足,结果性问题偏多( 60%以上)。经统计检验,各年级过程性提问与结果性提问达差异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2、封闭性提问占 90%以上,开放性问题基本忽略,反映教师只注重本节课知识点的浅显掌握,对知识的前后联系、横向沟通、纵向发展意识不强,

文档评论(0)

Sig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