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施工与施工机械 5.3.2 预制构件节点的钢筋连接施工 5.3 预制构件连接施工5.3.2 预制构件节点的钢筋连接施工 电子教材.doc

装配式施工与施工机械 5.3.2 预制构件节点的钢筋连接施工 5.3 预制构件连接施工5.3.2 预制构件节点的钢筋连接施工 电子教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装配式施工与施工机械》电子教材 知识点: 学习目标 掌握预制构件节点的钢筋连接构造和施工 学习重点 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直螺纹套筒连接 学习难点 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工艺 学习内容 5.3.2 预制构件节点的钢筋连接施工 预制构件节点的钢筋连接应满足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中I级接头的性能要求,并应符合国家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预制构件钢筋连接的种类主要有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浆锚搭接连接以及直螺纹套筒连接。 1.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 (1)工作原理 套筒灌浆连接的工作原理是:将需要连接的带肋钢筋插入金属套筒内 “对接”,在套筒内注入高强早强且有微膨胀特胜的灌浆料,灌浆料在套筒筒壁与钢筋之间形成较大的正向应力,在带肋钢筋的粗糙表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由此得以传递钢筋的轴向力,如图5-63、图5-65所示。 图5-63 套筒灌浆连接原理 图5-64 套筒灌浆作业原理 以现场柱子连接为例介绍套筒灌浆的工作原理。 下面柱(现浇和预制都可以)伸出钢筋(图5-65),上面预制柱与下面柱伸出钢筋对应的位置埋置了套筒,预制柱的钢筋插入到套筒上部一半位置,套筒下部一半空间预留给下面柱的钢筋插入。预制柱套筒对准下面柱伸出钢筋安装,使下面柱钢筋插入套筒,与预制柱的钢筋形成对接。然后通过套筒灌浆口注入灌浆料,使套筒内注满灌浆料。 图5-65 下面柱伸出钢筋 套筒连接是对现行混凝土结构规范的“越线”,全部钢筋都在同一截面连接,这违背了规范关于钢筋接头同一截面不大于50%的规定。但由于这种连接方式经过了试验和工程实践的验证,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经历过大地震的考验,是可靠的连接方式。 (2)材料要求 1)套筒 套筒的材质有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和球墨铸铁,要求内壁粗糙。日本用的套筒材质是球墨铸铁,大都由我国工厂加工制作。国内既有球墨铸铁套筒,也有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材质套筒。套筒的行业标准是《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 398-2012)。 2)灌浆料 灌浆料要求具有高强、早强、不收缩,微膨胀的特点,灌浆料行业标准是《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 408-2013)。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关于套筒灌浆连接的规定 1)接头应满足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中I级接头的性能要求,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预制剪力墙中钢筋接头处套筒外侧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预制柱中钢筋接头处套筒外侧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3)套筒之间净距不应小于25mm。 4)预制结构构件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时,应在构件生产前进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试验,每种规格的连接接头试件数量不应少于3个(这一条是强制性规定)。 5)当预制构件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对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如铺设钢筋网片等)。 (4)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 1)施工准备 准备灌浆料(打开包装袋检查灌浆料应无受潮结块或其他异常)和清洁水;准备施 工器具;如果夏天温度过高准备降温冰块,冬天准备热水。 2)制备灌浆料基本流程 制备灌浆料基本流程如下图5-66所示。 图5-66 制备灌浆料基本流程图 ①称量灌浆料和水:严格按本批产品出厂检验报告要求的水料比(比如11%,即为11g水+100g干料)用电子秤分别称量灌浆料和水。也可用刻度量杯计量水。 ②第一次搅拌:料浆料量杯精确加水先将水倒入搅拌桶,然后加入约70%料,用专用搅拌机搅拌1~2min大致均匀后。 ③第二次搅拌:再将剩余料全部加入,再搅拌3~4min至彻底均匀。 ④搅拌均匀后,静置约2~3min,使浆内气泡自然排出后再使用。 ⑤流动度检:每班灌浆连接施工前进行灌浆料初始流,动度检验,记录有关参数, 流动度合格方可使用。检测流动度环境温度超过产品使用温度上限(35C)时,须做实际可操作时间检验,保证灌浆施工时间在产品可操作时间内完成,如图5-67所示。 图5-67 流动度检测 ⑥现场强度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抗压强度检验。制作试件前浆料也需要静置约2~3min,使浆内气泡自然排出。检验试块要密封后现场同条件养护,如图5-68所示。 图5-68 强度检测 3)施工灌浆基本流程 施工灌浆基本流程如下图5-69所示。 图5-69 灌浆基本流程图 ①灌浆孔与出浆孔检查 在正式灌浆前,采用空气压缩机逐个检查各接头的灌浆孔和出浆孔内有无影响浆料流动的杂物,确保孔路畅通。 ②施工灌浆 底部接缝处四周封模,如柱底封模见图5-70,可采用砂浆(高强砂浆十快干水泥)或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