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理制度)论亲亲相隐制
度确立的合理性及限制
论亲亲相隐制度确立的合理性及限制
证人出庭作证难是当前司法实务界及理论界普遍关注的壹大难题。同时我国刑法
规定窝藏、包庇罪于司法实践中追究的对象大量的是犯有重罪的被告人的近亲属,
夫妻、父子、兄弟双双入狱,留下的是孤儿寡母、老弱妇孺这种情况也令人于心
不忍。笔者详细考察了古今中外关于 “亲亲相隐”制度的规定,结合我国否认此
制度于现实中的危害,分析现阶段确立 “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性,认为 “亲亲
相隐”制度的确立和限制是解决证人出庭难以及窝藏、包庇罪主体扩大化这俩大
难题的最佳平衡器。
壹、 “亲亲相隐”制度的发展历史及国外立法例
“亲亲相隐”制度是指亲属之间能够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这壹制度
从纵向来见贯穿于中国古代历朝各代,从横向来见近及日、韩远至德、意。可谓
古今相通,唯中国当代例外。
1 、中国历朝各代立法情况: “亲亲相隐”的雏形最早能够上溯西周。亲亲、尊
尊是西周贯穿于周礼中的俩条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宗法制度的萌芽。 “亲亲”要
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尊尊”要求上命下从,不许犯上作乱。这俩条维
持整个统治秩序的基本原则发展至战国时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继承周礼
传统。于《论语。子路》中孔子曰 “吾党之直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
于其中矣。”①孔子的这句话成为日后 “亲亲相隐”制度的基石。汉代初期将儒
家经典作为裁判案件的理论依据,史称 “春秋决狱” 。汉宣帝地节四年下诏:“自
今子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
罪殊死皆上请延尉以闻”正式确立了 “亲亲相隐”的司法原则②,使该原则正式
入律,从而开创了长达二千余年了 “亲亲相隐”为代表的中国封建宗法主义法律
传统所特有的壹项制度。这壹制度的核心是:卑幼首匿尊长者,不负刑事责任,
尊长首匿卑幼者,除死刑以外不负刑事责任。到唐宋时, “亲亲相隐”进壹步扩
展,推及同居亦可相隐。《唐律疏议。名例》卷六规定:诸同居、若大功之上亲
及外祖父母、外孙、外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③宋刑统各例
律第六卷亦作了相类似的规定。《大明律》虽较唐律严苛,但同样规定了 “同居
亲属有罪互相容隐” ,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的法律原则。事实
上中国历代法律不但鼓励相隐,而且从汉代起,儿子若向官府告发父亲的罪行,
官府将以 “不孝”罪对儿子处以重刑,更有甚者历代法律仍规定司法官员若强迫
血亲相证犯罪同样也是犯罪,乃至外族统治的清朝也无壹例外地规定 “子告父、
若取告不实,子当处绞刑,若取告属实,子亦受杖壹百,徒三年之刑” 。代表资
产阶级的国民党政府亦继受 “亲亲相隐”这壹法律原则且相隐的范围更大。1935
年《中华民国刑事诉讼法》将相隐的范围扩大至五等亲以内的血亲,三等亲以内
的姻亲。只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基于强调法的阶级性,奉行国家利益高于壹
切, “以事实为根据”原则绝对化,才将二千多年的这壹法律制度随着 “六法”
彻底废除而作为沉渣、流毒被抛弃。从而主导中国二千多年的人们为亲属利益而
知犯不举、掩盖犯罪、通风报信、资助逃跑、藏匿窝赃、毁灭罪证能够不受刑法
处刑的 “亲亲相隐”制度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
2 、港、澳、台 “亲亲相隐”制度的传承:众所周知,香港法律承袭于英、美法
系,澳门法律承袭大陆法系,台湾法律虽以大陆法系为主又采英美法系之长,均
已脱离了中华法系的窠臼,然而这三个地区处于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充分感受西
方民主科学气息,但均无壹例外地仍然坚持 “亲亲相隐”的历史传统。香港《诉
讼证据条例》第 6 条规定: “本条例的规定,且不使丈夫有资格或可予强迫于任
何刑事法律程序中为妻子提供证据或提供证据指证妻子,亦不使妻子有资格或可
予强迫于任何刑事法律程序中为丈夫提供证据指证丈夫。澳门《刑事诉讼法典》
第 121 条规定:”下列之人有权拒绝以证人身份作证:①嫌犯之直系血亲、卑亲
属、兄弟姐妹、二亲等内的烟亲,收养人、嫌犯所收养之人及嫌犯之配偶,以及
和嫌犯于类似配偶的情况下共同生活的人,就婚烟或同居存续期间发生的事实
“。台湾《刑事诉讼法典》第180 条规定:证人有以下情形之壹者,得拒绝证言:
①现为或曾为被告或自诉人之配偶、五亲等内之血亲,三亲等内之姻亲或家长、
家属者;②和被告或自诉人有婚约者;③现为或曾为被告或自诉人中壹人或数人有
前项关系而就仅关于他共同被告或他共同自诉人的之事项为证人者,不得拒绝证
言。
3 、国外 “亲亲相隐”制度立法例: “亲亲相隐”制度且不是中国古代及港澳台
所独有的,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4职工履历表样表.doc VIP
- 招投标知识培训通用实用PPT解析课件.pptx
- 赣科技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 第2课《网络硬件》第1课时《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课件.pptx
- 山东省德州市2025年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pdf VIP
- 小学2022年版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讲座分享课件.pptx VIP
- 第三单元 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2022-2023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写话素材积累(部编).docx VIP
- 便桥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中职高考中职英语二轮专题 主谓一致课件(共80张PPT).pptx VIP
- 酒店保洁服务接管计划方案.docx VIP
- 《办公软件应用(Office 2016)》课件 项目8--任务1 使用图表分析员工考评成绩.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