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奏鸣曲》被曲解的传说.docx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光奏鸣曲》被曲解的传说 在一个神话传说里,贝多芬月夜散步,听见一位十六七岁的盲姑娘——鞋匠的妹妹——在弹自己的曲子。他进门,看见月光与大海,便即兴为鞋匠兄妹弹了一首曲子,灌醉了那二位后,自己跑回去,花一夜时间记录了曲子,名曰《月光曲》。——嗯,至少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标准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第二十六课,是这样写的。 在另一个现实世界里,贝多芬从没有写过《月光曲》这玩意。岁那年,他写了《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气氛朦胧。文笔华美、性情浪漫的柏辽兹认为曲子仿佛哀歌,费舍尔认为气氛犹如葬礼,阿诺德.谢灵先生认为这曲子活像《李尔王》——如您所见,这几样情调,都堪称朦胧幽暗,忧怨哀伤。然而多年之后,比贝多芬小岁、想象力活泼的音乐评论家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先生——他老人家一度垄断了法兰克福的音乐评论界,为舒伯特和李斯特写过歌词——拍出了宏论:这不是哀歌,不是葬礼,不是《李尔王》,而是“仿佛琉森湖夜晚的月色”! 莱尔斯塔勃先生说这些话时,贝多芬已经过世,有意见也没法爬出来反对。于是这曲子就成了我们所知道的《月光奏鸣曲》。 至于在遥远的东方中国,如何会牵连出盲姑娘、大海与月色的神话,那是一个更费脑的故事了。 但是,等等:这曲子确实和一个姑娘有关系——只是她不是盲女而已。 年,岁的贝多芬有一个岁的女学生:裘丽耶塔·圭恰蒂尼,西里西亚一个世家出身的姑娘,刚以美貌震惊了维也纳上流社会。两年后她将嫁给冯·加仑伯格爵爷,然后搬去那不勒斯。贝多芬将《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以后我们还是叫它《月光》好了——献给了她。某个传说里,贝多芬本打算献给裘丽耶塔的《G大调回旋曲》必须拿去给另一位,所以才做了《月光》。 所以这就是事实:贝多芬做了一首曲子,献给了自己的女学生。故事到此为止,没什么问题。毕竟,全世界都相信:贝多芬在世纪初那几年,爱着的似乎是裘丽耶塔的表亲布伦斯维克家的约瑟芬,二号绯闻传说则是布伦斯维克家的丹蕾斯。她俩必然有一个,是贝多芬著名的未发出信件里,那个“不朽的爱人”。 故事的高潮出现在世纪年代,贝多芬已经逝世十几年。他最信赖的秘书安东·申德勒说,贝多芬曾承认过,他写作《月光》时,确实爱着裘丽耶塔,以及,她才是“不朽的爱人”。此事立刻遭到丹蕾斯的批驳,她认定贝多芬爱的只是约瑟芬,没裘丽耶塔什么事。当然,作为贝多芬的绯闻对象之一,她的话可信度自然见仁见智了。 于是这便是我们所知的一切:贝多芬写了一首钢琴奏鸣曲,献给了一个少女;这首曲子被一个风流倜傥的评论家命名为《月光》,然后在中国被编造出了一个盲女的动人故事;而现实中,贝多芬可能对这个少女怀有一种奇妙的爱情,却始终无法被证明。这仿佛就是《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该有的命运:它可能被曲解了,被安上了不属于自己的传说,可能其中隱藏着另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连名字都是旁人安插,还被这个世界上某些地方的人津津乐道以讹传讹着,真相却永远随着贝多芬的灵魂一起,消逝了。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