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有感情的朗读本词。 2、再读课文,品词入味,体会感情。 3、回顾课文,悟词入心,谈苏轼给你的人生启示 4、拓展延伸,补充苏轼其他的诗词,全面了解苏词风格。 5、补充时代背景和苏轼生平际遇全面认识苏轼,学习他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透过具体的句子,体会作者情感,品析苏词风格。 教学难点: 拓展延伸,通过典型诗词的补充,全面了解苏词风格。 补充时代背景和苏轼生平际遇全面认识苏轼,学习他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在卷帙浩繁的史卷中,有一个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年少读书时“闭门书史从,少有凌云志”;工作后却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他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但却豁达、乐观,他是一个无法复制的天才。他就是——(预设学生回答)苏轼。 那苏轼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的词风又怎样?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去领略一下东坡先生独特的个性风采。 (板书课题、作者) 齐读题目《江城子·密州出猎》 从题目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预设学生回答:苏轼在密州打猎 你们想知道打猎的情形吗?预设:想。那就自由朗读这首词,在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课件展示初读指南) 找同学来读,再齐读(课件展示全词带有节奏划分) 再读出感情,用高亢、激昂、豪迈、奔放的语气来读,找学生个别读。 再配乐齐读,读时提出要求:仔细体味哪个字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 哪个字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 预设:狂 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苏轼的“狂”气?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的感悟,讨论完毕后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探究的成果,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展示。 (学生讨论时教师板书:狂,然后巡视指导) 师准备:并在学生分析时同时板书 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句可看出,“狂”在装备齐全,何等威武! 2、“干骑卷平冈”句可看出,“狂”在阵容庞大,何等雄壮! 在学??说到此句时,赏析“卷”字,一个“卷”字,写出了人马之多,速度之快,体现了恢弘的气势。让学生标上着重号重读此字,并在此句指导朗读。(课件展示) 3、“为报倾城随太守”句可看出,“狂”在倾城观猎,何等感人! 此处简要介绍苏轼被贬的一生,分析他为何深受百姓爱戴。 4、“亲射虎,看孙郎”句可看出,“狂”?在自比孙郎,何等豪气! 此处分析用典,让学生讲出孙权的故事,并分析用典的作用。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句可看出,“狂”在酒壮胆气,何等豪迈!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句可看出,“狂”在雄心壮志,何等激昂! 此处补充背景: 北宋并非像汉唐一样,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北方的大片土地被辽、金、西夏占据,他们不断侵扰宋朝的北方和西北边境,在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后国力更是日渐衰微,王朝积弱不振。在对西夏的的战斗中屡战屡败,不得不割地求和。苏轼在描写了威武雄壮、风驰电掣般的出猎场面后,不禁升起了一种驰骋沙场、为国效命的壮志豪情。 (课件展示背景在线) 看注释19,天狼星指西夏军队,此处用典,表达了作者想要亲上战场,为国立功,建功立业的决心。 苏轼的狂气贯穿全词,狂在装备;狂在阵容;狂在倾城;狂在自比;狂在胆气;狂在雄心,也狂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老师发现,同学们在品读狂气时,有两句话被同学们打入了冷宫,为什么呢? 预设学生回答: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聊”字,不能体现苏轼的“狂”。 赏析“聊”字,聊有姑且、暂且的意思,有无奈之感,给人以老气横秋的感觉,结合背景我们知道,苏轼一生过着被贬谪的生活,长期不受重用,并受小人的排挤,让38岁的苏轼,有一种未老先衰的感觉。所以读此句时,前面低沉而缓慢,后面转为激昂,指导朗读,并课件展示此句。 苏轼虽然内外交困,身心俱疲,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依然英气勃发,抒发自己的少年狂气,所以在短暂的伤感后,转为一种蓄势待发的张狂,还有一句,在孤零零的等待着同学们的关注与品读呢? 学生回答,教师准备: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一处用典,同学们一起看注释16,作者在这里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重用魏尚一样重新启用自己,一展治国之才,了却自己报国心愿。 回顾课文,悟词入心,谈苏轼给你的人生启示。 至此,我们认识了一个“狂”气满满,略带伤感而又挚爱自己祖国的苏轼,苏轼的“狂”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昂扬的生活态度,一种历经生活的磨难而不倒的精神气概。下面,请同学们以“苏轼,我想对你说——”的句式来谈苏轼给你的人生启示。 谈完后师小结: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不免失意,不免遭遇挫折,但我们要豁达乐观,不管风吹浪打,我自激昂奋进,学好本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 带着苏轼给我们的精神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