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倪瓒《黄钟#183;人月圆》赏析
人月圆
元.倪瓒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
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齐木苍苔。当时月明,依
依素影,何处飞来?
惊回一枕当年梦,渔唱起南津。画屏云嶂,池塘春草,无
限消魂。旧家应在,梧桐覆井,杨柳藏门。闲身空老,孤
篷听雨,灯火江村。
①越王台:当是越王勾践所筑的台榭。
②鹧鸪啼处:李白《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
惟有鹧鸪飞。”这里用其意,而以“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烘托其荒凉的景象。
③青山故国“二句:故国已成青山,乔木已长苍苔,极力形
容其荒凉寂寞的景象。
④素影:指明月。
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作为元代遗民,他始终不能忘记元
兵南下、宋朝灭亡那段悲惨的历史。因此,他一生都没有
在元政权下做官,隐逸山林,在他晚年时常追忆旧事,缅
怀故国,抒写愁思。此曲即是作者重登绍兴越王台时所
作,包括江浙广大地区在内的“越地”,既有越王勾践报仇雪
趾的历史传统,又是南宋政治经济的中心,人到这里尤其
容易激发起亡国的惨痛和恢复河山的愿望,今天作者重游
前朝重地,登上当年勾践点兵复仇的越王台,感情不能抑
制。
倪瓒,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
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倪瓒家
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
家财,浪迹太湖一带。
倪瓒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
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
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
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
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
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
《清閟阁集》。
其祖父为本乡大地主,富甲一方,赀雄乡里。父早丧,弟
兄三人,同父异母长兄倪昭奎(字文光),是当时道教的上
层人物,曾“宣受常州路道录”、“提点杭州路开元宫事”、“赐
号元素神应崇道法师,为主持提点”、又“特赐真人号,为玄
中文洁真白真人。”二哥(同胞)倪子瑛。在元代,道教的
上层人物地位很高,有种种特权,既无劳役租税之苦,又
无官场倾轧之累,反而有额外的生财之道。
倪瓒从小得长兄抚养,生活极为舒适,无忧无虑,倪昭奎
又为他请来同乡“真人”王仁辅为家庭教师。倪瓒受到这样的
家庭影响和教育,养成了他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清高孤
傲,洁身自好,不问政治,不愿管理生产,自称“懒(嬾)
瓒”,亦号“倪迂”,常年浸习于诗文诗画之中,和儒家的入
世理想迥异其趣,故而一生末仕。
性好洁,服巾日洗数次,屋前后树木也常洗拭。家中藏书
数千卷,亲手勘定。
青少年时期的倪瓒虽然家境富裕,生活优裕,但未染上纨
绔子弟习气,对自身的学习修养,抓得挺紧。家中有一座
三层的藏书楼“清閟阁”,内藏经、史、子、集、佛经、道籍
千余卷。倪瓒每日在楼上读书作诗,除精心研读典籍外,
对佛道书籍也多有涉猎。“清閟阁”内还藏有历朝书法名画,
时间较远的有三国锺繇的《荐季直表》,较近的有宋代米芾
的《海岳庵图》等。倪瓒对这些名作朝夕把玩,心摹手
追,尤其对董源的《潇湘图》、李成的《茂林远岫图》、荆
浩的《秋山图》,潜心临摹,揣摹其神韵气质。同时,他常
外出游览,见到有价值的景和物随手描绘,他精细地观察
自然界种种现象,认真地写生,归后往往画卷盈笥。倪瓒
一方面注意继承传统技法,博采各家所长,勤奋的学习,
为他后来在绘画上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元泰定五年(1328),长兄倪昭奎突然病故。继之,母邵氏
和老师王仁辅相继去世,使倪瓒悲伤不己。他原来依靠其
长兄享受的特权,随之沦丧殆尽,倪瓒变成了一般的儒
户,家庭经济日渐窘困,他怀着忧伤的情绪,
自作述怀诗,详述当时自己痛苦的环境。
元天历三年(1330)到至正十一年(1351)的 20 年内,是
倪瓒绘画创作的成熟期。这时期,倪瓒广泛交际,友人多
为和尚、道士或诗人、画家。他作的诗作多半也是和这类
人酬唱之作。他的至交张伯雨是有名的道士,倪瓒曾为其
精心绘制了《梧竹秀石图》。另一位他所推崇的名画家黄公
望亦是当时新道教全真教中名人,道学深邃,比他年长 32
岁。黄公望曾花 10 年时间,替倪瓒画《江山胜揽图》卷,
长二丈五尺余,是黄氏浅绛山水中的杰作之一,画卷题款
为至正戊子(1348);那时倪瓒 48 岁。此时,他开始信仰
道教(全真教) ,养成了孤僻猖介的性格,超脱尘世逃避现实
的思想,这种思想也反映到他的画上,作品呈现出苍凉古
朴、静穆萧疏的意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