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近年来主要关注的是青霉素耐药水平,主要是高度耐药(青霉素最低抑菌浓度≥2mg/L)的比例。在我国高度耐药比例大约为5%左右,但近年的监测发现其中介率(青霉素最低抑菌浓度0.12~1mg/L)可达10%~20%。因此青霉素目前仍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必须注意其耐药的存在,尤其是在肺炎链球菌脑膜炎、败血症治疗时。 肺炎链球菌 多项监测显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脂类及头孢菌素类的耐药性增长,特别是远东地区2000年PROTEKT亚洲区的资料显示:来自南韩、日本、香港的515株菌中,53%的菌株高耐青霉素(MIC≥2μg/ml),15%为中度耐青霉素(MIC 0.12~1.0μg/ml),而红霉素的耐药率(MIC≥1.0μg/ml)达80%。耐药率最高的是南韩,其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2%、88%、79%。这与南韩ANSORP的结果、多伦多的Low报告的LIBRA数据均相似。 2000~2001年全球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6.3%(14.2%中耐、22.1%高耐)、31.0%。但当前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判定折点只适用于中耳炎及脑膜炎,但对于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肺炎,耐药的判定应当为MIC≥4 μg/ml。 1998年,王辉等发现:北京地区儿童鼻咽部肺炎链球菌携带率为24.8%(244/985),32/244(13.1%)的菌株低耐青霉素(MICs,0.094~0.25 g/ml),3株(1.2%)高耐青霉素(MICs,3 g/ml)[1]。2000~2001年,全国4城市,包括北京、沈阳、成都、广州的数据显示,12.1%~13.1%的菌株低耐青霉素,1.7%~2.3%高耐青霉素。由北京儿童医院杨永弘教授的资料显示,2001年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儿童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40%~49%的菌株对青霉素低耐,1.9%~10%对青霉素高耐。 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机制,各个地区有所不同。在阿根廷、瑞典、美国,mefA基因(编码主动外排泵)是主要的机制;而比利时、法国、荷兰、葡萄牙、瑞士,ermB基因(编码核糖体甲基化)是主要的机制。而北京的菌株也是以ermB基因为主。 全球范围内,肺炎链球菌对氟喹喏酮类的耐药率普遍偏低。Kohno报告2000年全球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平均为1.0%,各个国家有细微差异(德国0.3%、巴西0.4%、日本1.3%、加拿大1.4%、美国1.8%、南韩2.9%),但香港高达14.3%。而另一项来自香港本地的资料显示,耐氟喹诺酮类的肺炎链球菌从1995年的<0.5%升高到1998年的5.5%,而2000年,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达到17.8%、13.3%、12.8、12.2%、8.9%。 肺炎球菌感染的治疗 青霉素敏感株(MIC0.0.3-0.06) 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PRP 肺炎、中耳炎 大剂量阿莫西林或头胞曲松 CNS 感染 三代头胞,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 素 PROTEKT监测的全球1485株A群β-溶血链球菌对青霉素均敏感,但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9.5%,红霉素耐药率最高的是香港、西班牙、意大利,其耐药率分别为28.0%、21.0%、24.5%。各个国家和地区红霉素的耐药机制不同。其它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卡它莫拉菌中,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分别为16.6%和94.7%。我国的数据也与此相似。 2. 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主要是耐甲氧西林菌株所占的比例。由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产生了新的PBP2a,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亲和力较低,同时又有诱导mecA基因表达的作用,因此所有β-内酰胺抗生素均不适用,往往需要选择糖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进行治疗。国内不同地区MRSA的分离率为同期分离金葡菌的25.9%~93.75%;院内感染分离的金葡菌中MRSA占60%以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比例更高。不同的菌种选择糖肽类抗生素的品种也有差别,由于替考拉宁对溶血葡萄球菌的作用较差,因此在溶血葡萄球菌感染选择糖肽类抗生素时常选择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1996年日本报道第1株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金葡菌临床分离株(VISA,MIC=8μg/ml),1997年继续报导在日本医院中此类中介水平的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菌株广泛传播,占MRSA临床分离株的10%~20%。但最新的调查否定了上述观点。 在日本全国278所医院共收集6625株MRSA对万古霉素的MIC测定没有超过2μg/ml者[9]。至2002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突破10 几何辅助线与模型(10)——对角互补.pptx VIP
- 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 (共45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Oracle集群-DG.doc VIP
- 电解槽电气绝缘资料.pptx VIP
- 2025兴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竖炉扩容方案.pdf VIP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ABB)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ORACLE12CRAC+DG集群容灾主备部署搭建.docx VIP
- 2025广东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南宁老友粉品牌评价 区域公用品牌.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