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直接原因: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更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 经济危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的,它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隔若干年就会爆发。资本主义的生产周期就是由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构成的。 考点整合二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背景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危机加深了各国社会危机;世界局势紧张动荡;证明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调整 美国罗斯福新政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继续调整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2)建立“福利国家”;(3)第三产业的兴起;(4)“新经济”的出现 考点整合三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变化: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西方福利国家在二战后得到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得到发展。 2.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避免了像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的产生。 4.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视角1 追踪社会热点 命题视角·预测探究 金融危机引发的对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的新思考 资本主义制度调整始终是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体制改革、体制转换,这种体制改革、体制转换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使它更适合当前的形势,使社会矛盾不致激化,以及更顺应社会各界的要求。不改体制,制度难以继续维持;改了体制,制度将继续保留下来。探究资本主义制度调整可加深我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实质的认识。 高考例析 (2010年高考江苏单科卷)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产品相对过剩的危机,屠宰大量牲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产品的数量,从而达到稳定农副产品价格的目的,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A项与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社会状况不符,B项不是主要目的。 【答案】 C 尝试命题1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时代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 C.福利国家的时代 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 解析:选B。罗斯福新政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开始了。 尝试命题2 某学者为了研究一项课题,重点阅读了以下两本经济学著作。你认为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政府干预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B.市场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C.殖民地经济从属于资本主义经济 D.殖民掠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解析:选B。根据图片上的信息可以得出这两本经济学著作的作者分别是亚当·斯密和凯恩斯,前者主张自由贸易和自由经营,后者强调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A只符合凯恩斯的经济主张,C、D与两者的经济理论无必然联系,只有B符合题意。 用全球史观看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和 国际金融风暴的出现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就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在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加深、从生产到销售都连成一个整体的今天,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视角2 关注新史观 * 考点串讲·分层突破 清单一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_________激化。 (2)直接原因: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2.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相当长,破坏性巨大。 3.影响 (1)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打击。 (2)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_________,社会动荡不安。 基本矛盾 社会危机 (3)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的争夺,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为尽快摆脱困境,各国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 4.胡佛应对危机的措施及结果 (1)措施:①固守传统的“_________”政策。②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的政策。 (2)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自由放任 1.背景 (1)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_________,民主党人罗斯福决心扭转危局。 (2)1932年,民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