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 中文系 冯海霞 内容提要: 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是普通语义学和语用学方面的一个题目。本文对语 境的内容做了系统的归纳,根据语境的界定,以英语和现代汉语、古汉语为语言材料, 对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进行了三方面的讨论:词义在言语语境中的变异,词义在不同背 境语境中的变化;主体语境对词义的影响。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和研究词义在语境 中的变化,从而有利于词语准确、恰当地运用;有利于词汇语义学研究活语言的课题 。 主题词: 语境 言语语境 背景语境 主体语境 义位变体 目录: 一、语境说概要 二、词义在言语语境中的变异 三、词义在不同背境语境中的变化 四:主体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一、语境说概要 语境说,是对自索绪尔以来结构主义自治微观语言学的重大突破,是当代宏观语言 学的重要学说。 语境( situation )的概念, 源于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 ( Bronislaw Kaspar Malionwskil )。他认为语言不是一套完备的体系,语言的意义不可能完全由它 自身而要由语境来决定。语境可分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语境指话语产生的当时及其前 后的各种事件,可称为“情景语境” ( context of sitnation );广义语境则包括话语产 生的整个文化背景, 可称为(con text of cnlt nre )。伦敦学派的创始人约翰? 鲁伯特?弗 斯(Jhn ? Rupert ? Firth )吸收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概念,并主张语境有两种:一种 语境来自语言内部,即一个结构和一个系统内各个成份之间的组合关系;另一种语境来 自语言外部,即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情景语境” 。他认为语言是不可能和语境分开的, 总结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语境的界定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主体语境《大英百科全书》在说明现代修辞学和传统修辞学区别的时候, 把“说,写者”和“听,读者”的关系称为一种语境。我们把这两者概括为传者和受者, 再概括为交际者。他们的主体语境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社团、阶级、职业、 文化、信仰、修养、心理、个性、志趣、情操、感情、联想、思想、目的(意图 / 动机)、 态度、经验、地位、作用、了解、关系等等。其中心理(广义)因素,有人认为是“语 境的实质” ,语境就是心理场(冯炜, 1994)。交际者有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的是直接 参与的交际双方。隐性的是间接的,有第三者制约的,如书信体小说等文艺作品中的交 际者,现实中的某些对话者。 ① 其次,交际者使用的副语言(主要指无声语言) ( silent language )构成了副语言 环境( paralinguistic context ),它也是主体语境的一部分。这个语境包括如下因子: ( 1)身势语:手势、头势、臂势、肩势、脚势及其他姿态。 ( 2)面目语:眼、眉、嘴、唇、舌等表情意动作。 ( 3)音响语:哼、嘶、掌声、咳声、吹打、敲、击声等。 ( 4)距离语:距离的远近或有无,搂脖、挽臂、拉手、拍肩、抱腰、拉钩等。 ( 5)标志语:披麻戴孝、黑纱、徽章、标牌、戒指、服饰等。 有学者统计,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在交流思想感情中各占 75%和 25%。虽然这个比例 数未必那么科学,但是无声语言的重要性已从中报道出一个值得重视的消息。 ② 第二类归为客体语境中的言语语境—言语语境就是语流、言语词围、小语境、微观 语境、内部语境、语言环境( linguistic context ),通称言语上下文。美国哲学家莫里 斯把它叫语形学。 ③ 言语语境可分为言语近境和言语远境两类。言语近境包括上下词,上下句;言语 远境包括题旨,上下段,有关的篇章、著作、谈话以及语体、体裁、语域( register )、 在不同的交际领域里使用的语言变体) 。④ 言语语境中又可分为逻辑语境、语法语境(该语言的语法规则背景) 、语用语境、 语音语境(含语调,语气、声调、重音、语速、停顿、延长、音高、音质等) 第三类是客体语境之二背景语境。背景语境也叫外部语境、大语境、客观语境、 情景语境、环境上下文、环境词围、这是语言外的因素。 背景语境又可分为大背境和小背境。其中大背境即言语的社会背景,包括社会、 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社会规范等。小背境即言语的具体情景,包括时间、空 等。 间、场合、方工(交际的正式程度,媒介)、事件、实物、话题、前提、速度、自然景物 间、场合、方工(交际的正式程度,媒介) 、事件、实物、话题、前提、速度、自然景物 语言信息始终是受许多前提即语境参数制约的,而这些参数大多是变数。语用学 就以这些变数为参数对言语意义作尽可能的逼近描写。实验社会心理学(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在 1907-1908 年前后的研究项目之一就是把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