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治 疗 强调对肺大出血型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1 )病原治疗 首选 青霉素 ,要求起病 3 日内使用,疗程 5~7 日,剂量 160 ~ 240 万单位 / 日,首剂用量 宜小( 40 万单位肌注)或加用大剂量氢化考的 松 500mg/ 次或地塞米松 5 ~ 10mg 注意预防或处理 赫氏反应 另可用庆大霉素,四环素 赫氏反应( Jarisch-Herxheimer ) 钩体病患者在应用青霉素等抗菌素后 2 ~ 4 小 时,突起畏寒、寒战、高热,甚至超高热,持续 1/2 ~ 2 小时,继之大汗,发热骤退,重者可发生 低血压或休克 反应之后病情恢复较快,但一部分病人病情 加重,促发致命的肺弥漫性出血 其机理可能与短时间内大量钩体死亡裂解释 放毒素有关 2 )对症治疗 赫氏反应:镇静,氢化考的松 高热、肾功能衰竭、脑水肿的处理 肺出血: 采取抗菌、镇静 (氯丙嗪、安定等) 解毒 (氢可 300 ~ 500mg/ 日, iv ) 强心 (用半量,毒 K 或西地兰 iv ) 给氧、止血为主的综合措施 3 )一般治疗 强调卧床休息,饮食,输液 4 )后发症治疗 预 防 控制传染源: 防鼠灭鼠、圈猪、管犬 及早发现隔离治疗病人 切断传播途径: 改造疫源地,搞好公共与个人卫生,保护水 源,环境消毒,注意个人防护防止接触疫水 或下田劳动时皮肤搽防护剂(如樟子油、 1 % 石炭酸凡士林等) 提高人群免疫力: 提前一个月接种多价钩体菌苗,药物预防 病例 1 毛 ** ,男, 39 岁, 2008 年 9 月 20 日在建始 县三里乡河水坪村帮工收稻谷 于 9 月 28 日乏力、全身酸痛,在村诊所肌 注青霉素(量不详)出现畏寒、发热,全 身肌肉呈刀割样疼痛,尤以腓肠肌为重, 全身乏力,反复咳嗽、咳痰,痰带鲜血,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用安定 10mg ,地塞 米松 10mg 后转到县人民医院就诊 入院时咯血 2 次 体查: T 37.2 ℃, R 38 次 / 分, P 134 次 / 分, BP 80/60 mmHg ;急性病容,呼吸急 促,腓肠肌压痛,全身皮肤紫绀,结膜 无明显充血,右腹股沟扪及数枚蚕豆大 小淋巴结,压痛,双肺呼吸音粗,右下 肺可闻及局限性湿罗音 9 月 30 日 T39.6 ℃ , 下午突然咯血 30ml, 烦躁 不安 , 给予镇静剂 查 WBC 12.93 × 10 9 /L , BPC93 × 10 9 /L,Hb98g/L ALT 32U/L,AST 38U/L,ALB 28g/L BUN 9.4umol/L, PT 16.3 秒 10 月 1 日 T40 ℃ , 烦躁 , 呈昏迷状 , 紫绀 上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 40%~75% 查 WBC 9.22 × 10 9 /L,BPC60 × 10 9 /L,Hb67g/L BUN 11.2umol/L ,Cr 194.1umol/L 10 月 2 日 T40 ℃ , 昏迷 , 烦躁 , 面罩给氧 血氧饱和度 26~80% Hb78g/L,WBC10.58*10 9 /L,BPC 58*10 9 /L BUN 12.7 umol/L, Cr 169 umol/L 10 月 3 日 T39.3 ℃ , 昏迷 , 血氧饱和度 40%~20%~60% 10 月 4 日 昏迷 , 紫绀 , 血氧 25%,19%,0%, 5Am 死亡 钩端螺旋体病 Leptospirosis 传染病学教研室 教学目的 了解 钩端螺旋体的特性,本病预防措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