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流水枕前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窗前流水枕前书 姜民 “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风车、水牛,稻田、麦地,令人垂涎欲滴的桃树、梨树和茂密的油茶树,大黄狗、鸡鸭鹅,小桥流水人家……这些都是乡下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记忆。除此之外,我对乡下的一个小物件——枕头,却很怀念。 那时候,枕头多为自家缝制的。枕头里的填充物,有谷壳,植物的茎、叶子、花,禽类的羽毛,也有棉絮或是碎布。也偶尔见过材质较硬的枕头,如大人睡的竹枕。孩提的夜,总是色彩斑斓的,即使是一件不像样的枕头,我们一挨上就可以睡得天昏地暗。 小时候的农村,清贫却不寂寞。家家都有一大堆孩子,入睡前,先游戏一番,抢枕头大战可是每天的重头戏,弱小的弟弟妹妹总是被大孩子“攻击”得痛哭流涕,而我们稍作安慰,他们便不长记性地破涕为笑,忘记了刚才的不快,又和姊妹厮打在一起。等母亲收拾停当以后,我们总是缠着母亲,要她讲故事。母亲讲故事的时候,大姐总是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拿出她跟随母亲到父亲所在广州部队图书阅览室借的连环画,惹得我们羡慕不已。听故事听累了,大家便枕着那一枕欢乐,酣然进入梦乡。 学生时代更加喜爱阅读,这习惯保持至今。工作后,每次搬家,最不能丢的就是一些书籍,视如珍宝。为了读书,我还在书房专门放置了一张小床。每当感觉疲惫的时候,我便躺在上面读书,慢慢地,一大堆书不经意间就占据了床的一半。以书为枕,也就成了常有的习惯。 古人说“三更有梦书作枕”。夜晚是閱读的好时光,仿佛在聆听一个个人类久远而又睿智的灵魂在吟唱歌谣,汉字是我们二者之间最原始的密语,会在书里与他们的灵魂对话,也为自己的思想、言行找到了方向。从而,一颗心,变得轻盈,可飞于天之涯,可行于海之角。这些年,枕边书墨香,睡前必翻上几页,不如此,仿佛梦就不踏实;倘有新书如老朋友在等着,那样的夜晚,便更多了些许欢喜。 读书,果然要在平心静气的时候。清心寡欲,邈处欿视,或许这是最好的状态吧,在无欲无求中感受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由三个月看不完一本书到两个星期手抄一本《资治通鉴》,虽然不一定入脑入心,至少有印象存留。 有人说,枕头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代表。在我的老家,孩子出生以后要开荤、睡米枕,就是整一条鲤鱼蒸熟,让婴儿尝尝,做一个大米装的枕头,让他们睡着,全部为美好的寓意,正如邵阳民谚:打谷要吃米,说话讲道理。古人有以枕为礼品赠送亲友的习俗,如唐代张祜《酬凌秀才惠枕》:“八寸黄杨惠不轻,虎头光照簟文清。空心想此缘成梦,拔剑灯前一夜行。”宋代王安石《次韵欧阳永叔端溪石枕蕲竹簟》:“端溪琢枕绿玉色,蕲水织簟黄金纹。翰林所宝此两物,笑视金玉如浮云。”都是写友人之间赠枕之事。 “飞花三亩宅,落叶半床书。”读书,一个人心里最深处的东西,像头下的枕,需要我们以放松、自然的方式接近时,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温暖、感动与甘甜。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