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现实”的较量.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术”和“现实”的较量 一位技法严谨、洗练,感情细腻、含蓄;一位创作大胆、革新,情感澎湃、豪放。两人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社会阅历。但是,他们同为中国近代音乐创作出一系列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共同推动了我国音乐事业的蓬勃成长。这两位音乐学者分别是黄自先生与聂耳先生。 一 我初次接触到黄自先生的作品是在中学的音乐课上学习《花非花》,那个时候的认识上仅仅停留于:旋律流畅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同年的音乐中考我选择了这首曲子作为考试曲目。至于是创作人是哪位,那个时候的我并没有意识去深刻了解。到了初中三年级开始系统地学习声乐,我才知道这曲目是黄自先生创作的。学习声乐的方法有多种,但似乎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它来作为进门的奠基石。后来又学习了黄自先生的《玫瑰三愿》、《春思曲》等曲目,还模糊记得男生小组唱也会唱到黄自先生的《长恨歌》里的一些选段。黄自先生的作品相似于外国的美声歌曲,只不过词是中国字。 相比起来,聂耳先生更有自己的特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自上小学起,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学习这首激情澎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曲目的作曲者是聂耳,田汉填词。每次五星红旗升起唱国歌的时刻,内心总是充满自豪感,情不自禁地跟着旋律唱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接触到了聂耳先生的更多的作品,如《跌蹄下的歌女》、《梅娘曲》、《大路歌》等。聂耳先生的作品绝大部分给人一种奋力崛起的感觉,而且有着非常明显的特色,让听众身临其境,时刻感受到那个激昂岁月的痕迹。 二 古语云,橘生江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讲十分重要。如此优秀的两位音乐家,到底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 黄自,生于1904年3月23日。1916年小学毕业后进入留美预备学校—北京清华学校。因小喜爱音乐,入学后积极参加学校音乐社团活动,成为清华园内颇有名气的“音乐家”。1924年夏修专业期满,获得全额官费留学资格赴美留学,先入欧伯林学院艺术与科学学院心理系就读,以音乐为副科。1926年夏超过校方规定毕业应得学分获文学士学位,还被校方以“学行并茂”提名为全美优秀大学生学术荣誉组织—“法·培德·嘉派学会”会员。同年秋继续留校,转音乐院主修作曲理论,兼及钢琴、声乐①。1929年春以音乐会序曲《怀旧》的演出得到耶鲁大学的音乐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到沪江大学和“国立音专”任教,1930年辞去沪江职,为音专教务主任及理论作曲组专任教员。他在那里先后教授了和声学、单对位法、复对位法、赋格法、配器法、自由作曲、音乐史等作曲理论课,以及高级和声、键盘和声、音乐领略发(即音乐欣赏)等选修课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一·二八”后投入爱国歌曲创作之中②。1938年4月,因患伤寒住院治疗,不幸于5月9日辞世,终年仅三十有四。 要是为黄自先生是英年早逝而感到可惜,那对聂耳先生就会更为痛惜。聂耳,原名守信,号字义(一作紫艺),1912年生于昆明的一个中医家庭。4岁丧父,生活清贫。1918年进小学,音乐才能突出,学会吹笛子、三弦和月琴等民族乐器。1925年入云南第一联合中学学习,那个时候是多事之秋,社会矛盾日益严重,聂耳也有誓言要打破资本主义。1927年,正是大革命高潮期,聂耳先生就读于云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大量阅读进步书刊和学唱革命歌等。1928年秋,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地下组织。1928年11月入役第十六军的当学生兵,体验到旧军队的残酷黑暗生活。1929年回昆明后更热衷于参加学生运动。1930年7月刚毕业的聂耳悉得当局政府逮捕他,便逃亡在一家商店做小工。第二年4月考入“联华歌舞班”(即黎锦晖创办的“明日歌舞社”,后改为“明日歌舞社”)。聂耳先生在这段时间里获得学习音乐的和开阔视野的机会。同样,在“九一八”事件和“一·二八”事件后,因对歌舞社的日益商业化而感到不满,用文字批评黎氏,被迫离团。1932年11月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并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组。1933年,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是他创作最多的一年,1935年是他事业的高峰期,同时也是他生命结束的一年。为了逃避反动派的追捕,聂耳先生东渡日本到前苏联学习。不到24岁的聂耳先生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三 同一年代,同是创作出具有强烈时代性的作品,黄自、聂耳不同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他们不同的音乐风格与音乐特点。 黄自先生的音乐作品为数不多。早期的创作大多数是带有习作的性质。因曾在美国留学学音乐,受到很好的专业音乐教育,所以黄自先生很注重复调的技法。这也是后人视黄自先生为“学院派”的原因之一。这些作品有四首声乐曲(一英文诗文歌词)、十首器乐曲、两首“二部创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