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标书PK演播厅1.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浦口电视台演播厅、录音室 声学装修及灯光工程招标书 一、招标内容及概况 1、拟迁建演播厅设于电视台办公大楼六楼,由原会议室一间,经声 学改造而成,其中隔墙由专业的土建单位完成(如下图) 。 3 演播厅建筑面积 83 ㎡( 8.995m×9.22m),有效容积 310m(面积 83 ㎡×高 3. 77m)。 建成后的演播厅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功能, 设置新闻制播景区、 访谈制播景区和虚拟制播景区。 2、拟迁建录音室二间同位设于电视台办公大楼六楼,需经声学改造而成(音频线隐蔽穿管经演播厅送至 5 楼制作室)。 (如下图) 精选 另:演播厅、录音室室内声学实施工程, 其外部建筑风貌须基本保持原状。演播厅外窗户要求在封闭的同时制安一扇可开启的隔声窗, 便于采光换气。本设计预留空调位置,不含空调采购。 装修设计、施工必须贯彻技术先进,经济实用节能环保原则。 3、灯光设备搬迁及新建安装 对原约 40 ㎡演播室及播控机房的设备器材进行拆卸、维修并搬迁至新址,需对新址演播室进行灯光设计及安装(含设备调试) ,并达到使用正常功能。 招标内容详见附件 (若附件工程不能满足要求, 投标公司需增加的工程报价必须包含在投标书总价上,不另行结算) :附件 1:演播厅声学装修工程量估算 附件 2:录音室声学装修工程量估算 附件 3:演播厅专业灯光(搬迁、安装)工程量估算 精选 二、演播厅、录音室视频声学工程设计方案: (一)执行标准 1、GBJ33-88《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允许噪声标准》 2、GBJ33-88《广播电视工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GB50325-2010《通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录音室及演播室隔声门、窗标准采用国家广电部部颁标准GYJ26-86《录音室的混响时间及频率特性》 ; 、录音室及演播室混响时间标准采用国家广电部部颁推荐标准 GYJ27-86《室堂混响时间及频率特性》 ; 6、录音室及演播室防火标准采用国家广电部部颁标准 GYJ33-88《广 播电视工程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 7、录音室及演播室空调、 照明标准采用国家广电部部颁标 GYJ43-90 《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环境要求(温度、湿度、照度) 》; 8、录音室及演播室电气安装标准采用 GBJ232-82《电气装置安装工 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 ; 9、录音室及演播室管线布线标准采用 GB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规范》 ; (二)声学环境须达到的设计参数: 1、强吸声系统等效于 NR-30 噪声评价曲线 2、厅内静态噪声值≤ 35dB(A) 3、交混回响时间 0.6-0.8S 4、声场不匀度± 1.75dB,无颤声,回声,声聚焦等声学缺陷。 (三)声学技术措施 。 1、吸声措施 精选 本演播厅、录音室的声学评价等效于 NR-30 曲线,这就要求必须按频 谱控制噪声,规范了声学设计必须系统化; NR-30 曲线其对应的倍频带声 压级如下表所示: 倍频带中心频率( Hz)声压级( dB) 评价曲线 31.5 6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NR-30 76 59 48 39 34 30 26 25 23 表列数据界定强吸声 (短混响 )措施必须函盖从 31.5Hz~8000 Hz,即 低、中高整个频段。因为市场能采购的声学成品,如穿孔板,开缝板等, 都是单一固定频率, 如超细玻璃棉毡在中、 高频段有较好的声性能, 但对 低频噪声吸声系数很低, 所以在声场使用时,必须配置多种声学基层结构, 才能形成如以下系列化的宽频带噪声系统, 使演播厅厅内声学检测值符合 设计参数。 (A)演播厅顶部全部制安空间吸声体并全部刷黑。以龙骨架为吊顶 支承,以聚酯纤维的块面整体构造。离顶板≥ 100mm 的空腔,充分展宽 了对低频噪声的吸声效应, 函盖了全频段噪声。(频率响应:125 Hz~2000 Hz,平均吸声系数 a>0.83)。在原屋顶梁的网格结构内,制安倒人字斜 面声扩散体。 (B)录音室顶面制作空间吸声体,提高低频段的吸声率,为解决内部 声场的驻声质量,须制安金字塔锥型扩散体。 (C)均选择阻燃、环保、无味的聚酯纤维面块为吸声模块面层,在 125-400Hz 噪声范围内最高吸音系数更能达到 0.9 以上形成良好的中频 吸声频段。 (D)立面空腔构造。在吸声面层和墙面之间,制作的特定的空间,一 精选 般在 80-200 毫米之间,使原中、高频吸声构造同时获得低频段吸声效应, 是获得低频段吸声效果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E)地面敷设地毯:环保,减振,降噪。 (底层制自流坪) 新闻景区设置半圆型地台。 2、隔声措施。 要使厅内吸声系统达标, 在室与外界环境的交接处, 必须做到围护结构具有足够的隔声性能, 不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8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